本報威海5月12日訊(記者陶相銀)12日,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了《2009年威海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2009年,威海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較好,局部海域受到污染;海洋功能區環境質量較好,符合功能區要求;陸源入海排污總量有所下降,部分排污存在超標現象;海洋災害及海洋污染事故潛在風險不同程度存在。
1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王傳良宣讀了《2009年威海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2009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質狀況以清潔和較清潔海域為主,污染海域僅分布于港口和海洋工程開發作業區,主要污染物為鉛和石油類。威海灣、榮成灣、桑溝灣、五壘島灣、乳山灣等5個主要增養殖區的總體環境狀況優良,養殖生物未發生嚴重病害。國際海水浴場、合慶灣海水浴場水質狀況良好,游泳健康指數較高。陸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入海總量較2008年明顯下降,主要超標污染物為懸浮物、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楊家灘海灘垃圾密度較2008年有所增大;2009年,全市共發生赤潮3起,綠潮(滸苔和孔石莼)2起,海上船舶溢油事件2起和海灘油污事件1起,對濱海旅游、水產養殖和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雙島灣沿岸存在輕度海水入侵,入侵距離在5公里以內;近海區域有輕鹽漬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