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吉林省環保廳堅持將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作為環境保護的重點中心工作來抓,通過強化責任落實、強化推進督辦、強化監督管理,積極組織開展全省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認真落實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政策措施,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使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了逐步改善,廣大群眾環境權益得到了維護。
一、超前啟動,積極推進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
“十二五”以來,省環保廳以推進松花江、遼河流域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生態修復、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為重點,千方百計、多措并舉,加強監管、及時調度,推動各地超前啟動松、遼流域治污項目前期工作,超前制定實施計劃,超前落實建設資金,推進了項目實施。截至目前,我省納入《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186個松花江治污項目中,已開工建設96個,完成投資13億元。我省納入《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67個遼河治污項目中,已開工建設14個,完成投資2.18億元。全省已實現了“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目標。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計劃中的87個治污項目中,截至目前已開工建設69個,完成投資30.3億元,伊通河污水截留主干管網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 今年還要推動實施規劃內50個松花江治污項目、39個遼河治污項目。
二、全面推進,逐步落實了重點流域農村面源污染防治。
為減少重點流域農村面源污染,組織實施了以改善農村飲用水源水質、整治畜禽糞便污染及生活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農藥化肥污染,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確保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目前,松花江流域啟動實施了總投資4.31億元的499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在遼河流域啟動實施了總投資9624萬元的94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
三、強化監管,有效提升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加強環境執法力度。按照省領導“徒步踏查,無縫連接,不留死角,對惡意排污企業必須發現一起關一起”的要求,加大了對重點流域內環境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組織開展了伊通河等重要支流專項整治、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業環境污染隱患、危險化學品環境安全隱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等排查整治等環保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近1.8萬戶次,停產或限期治理133戶,取締關閉73戶,掛牌督辦30戶,處罰138戶,嚴厲打擊了違法排污行為,切實維護了群眾環境權益。
嚴格落實規章制度。開展了吉林省跨行政區界流域斷面水質考核,強化了地方政府環保責任,促進了流域水質改善。嚴把環境準入關,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威脅飲用水源地安全、危害生態安全和沒有環境容量地區的新建項目堅決不批,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加強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為強力推進污染減排,積極爭取國家、省級資金投入30億元,實施了水污染物減排項目655個項目。對重金屬排放企業及歷史遺留重金屬廢物堆放場進行了風險排查。推動企業制定和落實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建立重點風險源、重點流域和敏感區域完善環境風險防范三級防控體系,加強了環境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了全省環境應急監測演練,提高了各級環保部門在環境突發事件中的反應、組織、處置和應對能力,重點流域水環境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