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水環境改善步伐,浙江省義烏市在污水處理廠運行績效考核中,對義烏市水處理中心、江東、稠江、佛堂4座污水處理廠外排水執行最嚴格的“義烏標準”,即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基礎上,污水處理廠外排水中的氨氮、總磷濃度還要達到或接近地表水Ⅲ類標準。
對于很多地方來說,污水處理廠外排水距離一級A排放標準還有一定距離,為什么義烏要制定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如此嚴格的標準能否真正得到執行?中國環境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巨大的人流帶來環境問題
生活污染嚴重“超載”,促使最嚴治水舉措出臺
義烏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每日交易量匯聚成“義烏指數”,被稱作全球小商品貿易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的小商品貿易、制造業不斷升級,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也給這個縣級市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
“義烏市戶籍人口僅75.3萬人,流動人口卻高達159.5萬,這么多人帶來的生活污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環境承載力。”義烏市環保局局長何占奇告訴記者,由于義烏市三面被群山環抱,這200余萬人大多集中于這一縣級市的中心區域。
調查顯示,義烏的水環境污染以生活污染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活污水占義烏江污染的82.7%,工業污染僅只占3.3%。在義烏市19條溪(河)流的36個斷面中,劣Ⅴ類水體約占3/4。
今年7月底,義烏市委、市政府開展了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的“碧水商城”行動,并制訂下發了包括整治實施方案、成立市委書記掛帥的領導小組、考核辦法、河長制、保障機制、月考細則、行動體系圖在內的8份文件。
“碧水商城”行動提出的“三步走”目標令人驚詫:2013年,義烏江出境交接斷面考核要達到合格以上;2014年,消滅劣Ⅴ類水,交接斷面出水水質總體達到Ⅳ類水;2015年,水質繼續改善,交接斷面出水80%以上達到Ⅲ類水。
“義烏標準”為何出臺?
即使外排水達到一級A標準,還是太“肥”了,需要加嚴氨氮和總磷限值
分析發現,義烏市交接斷面出水化學需氧量、總磷兩項指標濃度已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Ⅲ類水要求,從某種程度講,義烏治水就是治氨氮。
由于上游來水較少,據水文監測分析,枯水期的污水處理廠外排水可占到35%。對義烏來說,即使污水處理廠的外排水達到國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外排水最嚴格的一級A標準,還是太“肥”了。
義烏全市原有6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今年又新建成3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44.5萬噸,實現了13個鎮(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截至11月底,今年義烏共投入兩億余元建設各級污水管網近120公里。從今年起至2015年,義烏還將投資近30億元,對污水處理、截污納管在內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建設,所有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到一級A標準。
“其實,義烏江以前氨氮最高時曾達到30多毫克/升,經過多年治理,現在基本達到2毫克/升,但離Ⅲ類水標準要求的1毫克/升的差距還不小。改革到了深水區,前面已經沒有石頭好摸了,我們必須要創新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何占奇說。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義烏市提出:在推進產業轉型、嚴控高污染產業、建設覆蓋城鄉的截污管網的同時,制訂污水處理廠績效考核辦法,污水處理廠外排水執行“義烏標準”。
目前,我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外排水一級A標準中,氨氮排放限值是5毫克/升,總磷的限值是0.5毫克/升。根據義烏江氨氮、總磷兩項指標超標的實際情況,義烏市擬定的“義烏標準”要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外排水的氨氮濃度要降低到1毫克/升、總磷要降低到0.4毫克/升,直接達到或接近地表水Ⅲ類標準,其他污染物排放標準則和一級A標準一樣。
“義務標準”可行否?
技術上并不難,難在成本上升后如何管好運行績效
全程參與“碧水商城”行動制訂的義烏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副科長唐萬斌告訴記者,根據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和工藝改造需要,義烏市委辦文件規定,全市污水處理廠分三期實行“義烏標準”。義烏市水處理中心、江東、稠江、佛堂4座污水處理廠率先執行“義烏標準”,開始時間定在了今年10月1日。
實施這么嚴格的“義烏標準”,污水處理廠到底能不能做到?
唐萬斌告訴記者,使氨氮和總磷達到“義烏標準”,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經過提標改造,義烏市曾有污水處理廠外排水氨氮濃度最低達到0.56毫克/升。“技術上其實并不難,只需要增加曝氣量,使溶解氧達到好氧條件,滿足硝化需氧量,就能夠降低出水氨氮濃度。通過投加除磷藥劑可以降低出水總磷濃度,但會適當增加污泥產生量。”
“難就難在污水處理廠成本上升后,如何管理好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績效。” 唐萬斌說,由于增加曝氣量和藥劑使用等因素,污水處理成本有所上升。據初步測算,僅今年的4座污水處理廠從10月開始執行新標準 ,就要增加成本260萬元。2015年1月1日,9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實施“義烏標準”后,全年將至少增加費用1483萬元。記者了解到,因義烏所有污水處理廠均為國企,除企業自籌資金外,不足部分將由財政予以補足。
獎懲措施確保標準實施
達不到標準要求將被罰款,主要負責人還將被約談
為確保污水處理廠認真執行“義烏標準”,義烏市對污水處理廠實行了嚴厲的獎罰措施:達到考核要求的,每月獎勵污水處理廠5萬元,達不到要求的則罰款5萬元;污水處理廠實施“義烏標準”不力的,將由市委組織部部長、分管副市長等領導約談公用事業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其對實施“義烏標準”不力的原因做出解釋和說明。
唐萬斌告訴記者,《義烏市執行“義烏標準”實施細則》目前正在討論之中,近期將會出臺。根據規定,義烏市“碧水商城”辦公室牽頭,會同財政局、國資委、環保局共同組成績效考核小組,每月對污水處理廠績效進行考核。
具體考核要求是:以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數據為考核依據,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氨氮、總磷指標月均值分別達到“義烏標準”以內;氨氮、總磷指標日均值分別達到“義烏標準”以內的天數占當月有效天數的80%以上。每半年召開一次考核小組成員會議,審議獎罰資金及責任追究等事項。考核小組根據半年獎罰資金審議結果,報市政府核定后予以兌現。
此前,義烏制定的治水目標要求,到2015年義烏江出境斷面水質總體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無疑,“義烏標準”的執行將對義烏江水質改善發揮重要作用,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據我們測算,所有的工程和措施落實后,義烏境內的氨氮排放量將下降80%。”何占奇說。
編 后
標準執行不容忽視
國家標準適用于全國范圍,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環境質量、工業發展水平、污染構成情況等有很大差別。隨著環境改善呼聲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地方像義烏一樣主動加嚴排放標準,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更嚴格的標準如果得到切實執行,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環境治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但如果標準不能落到實處,再嚴格的標準也是一紙空文。要改善地方環境質量,不僅需要嚴格的標準,更需要嚴格的執行。
對于企業來說,標準加嚴肯定會帶來壓力,不僅是合規性方面,還有治污成本的增加,但這是為改善環境質量應該付出的努力。所以,企業也應順應標準加嚴的普遍趨勢,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減少污染物排放,尋找“變廢為寶”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