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我省渭河630公里堤防將全線實現貫通,今后渭河將“鐵腕治污”,適時推進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制度。昨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上半年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水利建設情況。
陜北黃河引水工程前期全面啟動上半年,我省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超過半年目標任務12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0個百分點,再創歷史同期投資新高,成為拉動陜西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引漢濟渭工程今年完成掘進5.25公里;漢江綜合整治新建加固堤防29.6公里,安康東壩防洪工程主體已基本完工;解決陜西群眾守著黃河沒水吃問題的陜北黃河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延川縣楊家山輸水隧洞將于年底前貫通;引紅濟石調水工程即將實現19.76公里隧洞貫通……一個以“五大體系”“十大工程”為支撐的水利現代化建設正全面加速推進著,“十二五”完成水利投資將突破1050億元。
渭河治理將提高納污和自凈能力針對廣大群眾關心的我省渭河綜合整治工程,省水利廳通報說,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21億元,完成堤防加寬新建長度560公里,占堤防建設任務的91%;堤頂道路鋪筑完成56公里,堤防綠化完成155公里;渭河灘區整治綠化及親水景觀完成綠化、親水面積11619畝,建設人工湖、濕地及親水平臺6049畝。渭河綜合整治成效已經顯現。
未來,除了建設,還將按照“鐵腕治污”部體要求,優化渭河水資源調度,保障渭河生態需水量,加強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核定和排污口監管,適時推進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治污工程建設進度,有效改善支流來水影響渭河水質。同時,堅持不懈推進引漢濟渭、東莊水庫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度,補充增加渭河水量,有力提高渭河納污和自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