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必省委員在本屆政協會議上聯名提出《關于出臺鼓勵海水淡化應用政策的提案》,下面是提案節選
【內 容】
天津地處渤海之濱,人均自產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15,屬嚴重缺水的特大型沿海城市。水資源短缺已嚴重制約著天津社會和經濟發展,每年需外調引灤水和黃河水至少7億立方米。為破解水資源短缺的制約,近年來天津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技術應用和產業規模均居全國前列。截至2012年底,天津已建成日產淡化水31.6萬噸產能,實現了面向工業的點對點供水和市政管網民用水,開創了國內淡化水進入市政管網的先河。經過應用實踐,淡化水水質安全可靠,符合國家城市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預測“十二五”末,天津將具備日產淡化水約70萬噸產能,可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局面,特別是當遇到極端天氣時,淡化水將成為可靠的水源保障。
淡化水作為水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較高。淡化水與常規水源相比生產成本高3元/噸左右。在缺少補貼的情況下,水廠不接收淡化水,推廣應用需對淡化水進行補貼。如僅靠地方財政補貼難以促進海水淡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因此,建議國家出臺鼓勵海水淡化應用政策:
一是對水電聯產的循環經濟電廠項目,采用“以電補水”給予電廠增加發電利用小時數或適當提高電廠上網電價等方式,降低淡化水銷售成本。
二是出臺沿海地區新增工業用水項目優先應用淡化水政策,并減免淡化水應用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三是將日產15萬噸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項目統一納入國家水資源戰略儲備,每年由國家核定淡化水生產指標并對海水淡化運營實行財政補貼。
四是抓緊研究制定包括取排水、原材料及藥劑,工藝技術、檢測技術、工程設計、運行管理,淡化水水質,相關設備設計和質量等在內的各類標準,并選擇天津為試點,在相關企業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