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于今年5月28日開始可以行使地方立法權,惠州將立的首部法規初定是關于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管理的法規。26日,由惠州市選出的省人大代表和部分駐惠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立法工作。
記者從調研中獲悉,目前西枝江整體水質保持穩定優良,水質呈現逐年改善趨勢,但也面臨著保護壓力,部分中下游河段及部分支流水質有待改善。多名省人大代表認為,目前立法保護西枝江水源水質很有必要且非常及時,建議立法時不能有所偏頗,要考慮到利益分配等,要立良法。
現狀
源頭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西枝江是東江第二大支流,是惠州的重要飲用水源。保護西枝江水源水質,不僅關系到惠州人民的切身利益,還關系到整個東江流域(包括香港、深圳等地)人民的切身利益。
代表們一行實地察看了西枝江源頭白盆珠水庫庫區、惠東多祝寶華寺沙場、西枝江水利樞紐工程、惠東白花綠美迪養豬場、西枝江支流黃排河整治情況等。
據副市長鄧慶忠介紹,近三年水質監測數據顯示,西枝江整體水質保持穩定優良,水質呈逐年改善趨勢;西枝江源頭白盆珠庫區水質穩定保持在II類;4條入庫河流水質為I類—II類;主要支流淡水河水質改善明顯,黑臭現象已消除。
水質改善的背后是惠州采取了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惠州實行最嚴格的督導問責制度,對重點治污項目進行掛點督導,并進行考核,未能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黨政一把手進行黃牌、紅牌警告乃至就地免職處理。
鄧慶忠說,惠州嚴格環保準入,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不批,多年來,西枝江流域項目環保否決率均超過10%。2014年共關停流域內重污染項目17個,清拆非法養豬場565家。惠州還花大力氣進行河涌整治,投入“三個100億”,包括投入100億元整治“兩河”(淡水河、石馬河)污染,投入100億元整治市區中心區河涌污染,投入100億元整治鄉鎮河涌污染。
惠東縣方面也付出不少努力。據該縣縣委書記林洪稱,惠東境內西枝江流域已建成啟用的生活污水處理廠6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1.2萬噸,今年該縣將建成安墩、高潭、寶口和大嶺鎮洪湖等4座生活污水處理廠。
挑戰
中下游和部分支流水質待改善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面臨著更大壓力。記者從調研中獲悉,目前西枝江中下游、部分支流和位于發達地區部分河段的水質仍有待改善。
目前西枝江中下游水質沿程變差,在淡水河匯入后水質明顯下降,個別時段水質波動較大。西枝江的重要支流淡水河上游深圳市來水仍為劣Ⅴ類,淡水河進入惠州境內雖有所改善,但仍對西枝江水質有較大影響。
西枝江的支流,比如黃排河等,目前水體水質略有超標。目前惠東正在開展黃排河綜合整治工程,整治河長5.6公里,施工期18個月,估算總投資1.51億元。完工后,將可以改善該河段的生態環境和水環境,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
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還面臨著非法禽畜養殖、非法采砂、非法探礦挖礦等挑戰。惠東縣也加大了整治力度。去年該縣共查處西枝江流域內非法采礦案件17宗,該縣還劃定了河砂禁采區,安排專職人員進行執法巡邏,防止西枝江水土流失等。
此外,目前治理污染也面臨著資金缺口的問題,比如每個鎮要建污水處理廠,但西枝江流域不少鄉鎮(街道)經濟基礎薄弱,財力負擔過重。
代表
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的立法需求強烈
通過實地調研,多位省人大代表在座談會時稱,保護西枝江水源水質立法很有必要且十分及時。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委員黃誠寬認為,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的立法需求強烈,而且惠州在保護西枝江水源水質方面有著較好的基礎,可以將相關的工作經驗上升為地方性法規。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劉牧稱,擁有地方立法權的惠州,關鍵是如何行使好地方立法權。他建議,針對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工作進行立法,涉及到不同部門,每個部門關注的內容不同,因此立法要綜合考量,不能有所偏頗,不能只關注一點,而忽略其他方面。
“目前西枝江一些支流的水質仍為劣Ⅴ類,在這個時間點來立法,非常及時。”省人大代表、省立中山圖書館館長劉洪輝稱,通過立法用剛性的法律措施來保護引用水源。他建議,立法要考慮到利益分配的問題,同時立法要綜合考量,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則執行就會打折扣。
省人大代表、博羅縣委副書記、縣長江菊蓮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立法內容建議,她建議,要科學劃定禁養區,擴大水庫邊的生態公益林種植面積,提高公益林補助的標準,設立生態公益林的補償基金,通過轉移支付,提高種植公益林的積極性,此外要通過立法加大對破壞環境行為的處罰力度。
回應
上游重在治山,下游重在治水
擁有地方立法權的惠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木林稱,惠州立法主要依據四個理念:生態化、精細化、民主化和本土化,從這些理念出發,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工作符合這些立法理念,擬立為惠州第一部法規。
具體怎樣立法?鄧木林稱,西枝江以惠東縣城為界,上游主要是治山,要擴大生態公益林的種植面積,嚴厲打擊非法采砂采礦等行為,上游地區還要嚴禁畜牧養殖,還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調動上游保護西枝江水源的積極性。下游主要是治水,嚴禁污染源進入西枝江,通過立法把保護范圍明確下來。
副市長鄧慶忠稱,目前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工作面對新常態,啟動立法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接下來將配合人大做好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立法工作。下一步惠州將通過源頭控污、治污減排、環境安全、生態創建、“美麗鄉村”、體制改革等“六大工程”推進西枝江水源水質保護工作。
該項立法工作也是相關部門和縣區熱切盼望的。市環保局局長黃水祥稱,立法有多個好處,比如明確西枝江流域的發展方向,對現存問題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而且目前西枝江水質較好,有較好的保護條件和立法基礎。惠東縣委書記林洪建議,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立生態補償辦法,切實調動上游保護西枝江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同時對種植桉樹、污染環境、非法采砂采礦等違法行為細化認定等級,量化違法處罰標準,明確執法主體和執法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