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天津市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規劃(2015-2020年)》發布,到2020年,濱海新區直接利用海水量每年20億噸,其中海水淡化規模將達到每日60萬噸。該規劃還鼓勵北疆電廠海水淡化產品水進入市政管網。
19個重點項目分布新區
該規劃涉及的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發展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及相關產業,重點是海水淡化。本市海水淡化產業全部集中在新區,根據規劃,未來5年內,新區北疆電廠二期海水淡化、漢沽鹽場和海晶集團等19個單位的海水資源利用項目被列為重點建設項目,涉及生產淡化水、去離子水、精制鹽、硫酸鈣、氯化鉀、硫酸鎂、溴素和氯化鎂等產品。
根據規劃,未來5年,海水淡化和供水管網建設工程將成為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具體包括南港工業區先達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一體化工程,一期工程形成淡化水13.5萬噸/日;建設臨港工業區海水淡化工程,規劃產水能力6萬噸/日;擴建新泉海水淡化工程,規劃產水能力4萬噸/日。
淡化海水或進市政管網
作為本次規劃中的重點——海水淡化,2020年淡化海水量將達到60萬噸/日。提高產量的同時,還將擴大海水淡化利用范圍和規模,在北部,完善北疆發電廠海水淡化機組向漢沽、開發區自來水廠、寧河及中新生態城供水的管網系統;在中部,建設海水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淡化水輸送管道,針對用戶進行一對一修建;在南部,配套南港新建淡化廠,建設環狀自來水配水管網、海水淡化水配水管網和再生水回用管網。同時,建設淡化企業和用水企業一對一的淡化水管道。
本次規劃還將海水淡化水納入天津城市水資源供給計劃、規劃,統籌協調淡化水的供給工作。鼓勵北疆電廠海水淡化產品水進入市政管網,為全國推進淡化水入管網進行政策示范。
為淡化海水入京做準備
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特大城市之一,水資源短缺成為重要制約瓶頸,利用淡化海水為北京供水已成為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戰略選擇之一。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后,區域資源配置顯著增強,天津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城市,在天津擴大海水淡化產業規模、為首都北京供水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本次規劃提出,根據北京海水淡化需求,研究做好大規模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并根據北京需求,結合北疆電廠二期建設海水淡化進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