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是落實珠海新型城鎮化戰略、建設國際宜居城市的重要措施之一。記者了解到,珠海將于12月底完成《珠海市海綿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建筑、道路、綠地、河湖水系等四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力爭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城市安全水平。
據了解,目前珠海編制了《珠海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已征求完各相關單位的意見,將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批準實施。該項計劃結合珠海城市主要問題和未來城市發展建設需求,提出珠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框架和實施方案,力爭成為國內海綿城市建設的典范。
按照計劃,珠海將劃分為老城區、新城區兩類海綿建設區,因地制宜采取低影響開發措施,按照建設的難易程度和城市建設計劃安排,有序推進全市范圍內海綿城市建設進程,實現城市雨水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的目標。
其中,橫琴新區、西部生態新城將打造成為珠海海綿城市示范區,目前這兩大片區的建設詳細規劃都在編制當中。依托這兩大示范區,珠海將爭取住建部和省住建設廳的支持,積極申報“2016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據了解,珠海將出臺相關規范及制度,并已委托清華大學結合珠海實際情況編制《珠海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對規劃建設、土地開發利用、運營管理等做出明確規定,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完備的制度保障。
此外,珠海計劃今年12月底完成建筑、道路、綠地、河湖水系等四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各專項規劃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前置基礎性規劃,充分銜接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提出各個專業的城市低影響開發策略、原則、目標要求、用地布局等內容,確保海綿城市建設在各個行業均能系統推進。
在資金保障上,珠海將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合理調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結構,適當提高城市建設維護資金、土地出讓收益、城市防洪經費等用于海綿城市建設資金的比例,確保資金投入,形成建設“海綿城市”資金保障體系。同時,發揮PPP模式融資方式渠道多元的優勢,使投資運營主體多元化,保證資金投入,促進技術進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