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最嚴方案”
八個方面使力 全面提升水質
目標:明年縣城以上水質達標率達到99%以上,中心城市繼續保持100%
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省進一步加強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工作方案》,根據該方案,將全面鞏固和提升示全省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為目標,到2018年,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9%以上。
據悉,本方案旨在全面鞏固和提升全省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為目標,加大全省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依法保護管理力度,確保全省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記者從方案上看到,該方案列出了排查全省水源地隱患、劃分水源地保護區、整治污染、執法保護等列出了八大任務,堪稱最全面、最嚴格的水源地保護方案。
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全省各地人民政府要對轄區內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組織開展拉網式、全覆蓋大排查,按照“一源一清單”要求,對可能泄漏風險物質的生產經營活動實施全過程管理,對風險物質分別制定應急處理技術方案,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污染源大數據庫并定期更新。
方案提出了近期目標,到2018年,全省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設施基本完善,應急機制全面建立;一級保護區內違章建筑全部拆除,污染源基本消除;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9%以上;農村集中式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而到2020年,全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全面加強,監測網絡和應急機制完備;重要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二級保護區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整體大幅提高。
方案指出,各地人民政府是城鄉飲用水環境保護的責任主體,是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實施者,要制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實施計劃(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另外,各地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對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中的公益性項目,通過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等財政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對市場程度不高但效果明顯的項目,政府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給予鼓勵和引導。
同時,我省將采取環境質量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雙考核模式。其中,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納入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納入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考核;對考核不達標、發生飲用水源環境污染事故以及未完成整改任務的,依據相關規定,對該區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限批,并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誡勉談話或問責。
提高水質八大任務
全覆蓋大排查:2017年底前,全省各地人民政府要對轄區內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組織開展拉網式、全覆蓋大排查。
污染整治:2017年底前,全面關閉或拆除一級保護區內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全面取締畜禽養殖、網箱養殖、水上餐飲、釣魚棚和旅游等設施;全面拆除一、二級保護區內已關閉的工業企業,整治二級保護區內點源污染等。
中心城市水源地問題整改:抓好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涉及我省9個中心城市2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改,已完成整改任務的,要進一步鞏固成效,嚴防污染反彈。
提升用水安全保障:各地人民政府要進一步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資金、運行管理經費和保障必要的編制、人員,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對轄區內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要依法劃定保護區。
規范水源地保護區建設:對新建的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時劃定保護區;2017年底前,對一級保護區周邊人群密集、生產生活活動頻繁的區域要加快建設隔離防護設施,杜絕人為活動對取水口的影響;對于部分單一水源供水城市,要結合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
嚴格調整水源地:各地人民政府確需對轄區內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替換或調整的,在新劃定的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建成供水設施并穩定達標供水后,要向省相關部門提出替換水源地申請,由省相關部門按規定和程序組織審查論證后報省人民政府。
定期監測與評估水質:定期開展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與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立即組織整改。地級和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月開展一次水質常規監測。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年開展一次109項監測指標水質全分析;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每兩年開展一次109項指標水質全分析等。
環境執法監管及風險防控:2017年底前,全省要建立對水源地周邊的定期巡查制度,嚴格控制保護區內與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的各類開發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