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積水點治理工程,是緩解城市內澇、提升排水防澇能力的重要舉措,事關城市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入汛以來,江蘇、福建、山東等地全面梳理排查風險隱患,摸清積水點情況,科學合理制定“一點一策”方案進行治理并做好后續監測,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方便市民舒心出行。
城市積水點的積水成因各不相同,部分城市堅持“一點一策”原則,先急后緩、精準施策,對不同成因的積水點分別采取新建雨水管道、增加雨水口以及原有管道清淤等方式進行治理。
貴州省安順市梳理出西秀區高級中學、安順東站出口等11個積水點。“這些積水點情況都不同,每個點治理都是‘一點一策’。”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地面的雨水箅子猶如“毛細血管”,排水管道就是“主干血管”。然而,安順市的排水管道存在雨污水未分流等多種問題,現在要重新打通,面臨不少難題。“大多是人工勘探,有時借助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說,工作人員下到井內,要掌握排水管道的走向、管徑、定位等信息。同時,每個積水點都面臨不同難題,治理方案也并不相同,方案設計需考慮方方面面,如何讓積水流得更快、管道管徑是多少……各種問題都要詳細探討,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對治理方案進行修改和優化。截至目前,安順市已完成兩個積水點治理,其余治理正在推進過程中。
同樣,江西省萍鄉市也組織人員多次進行實地踏勘,摸清積水點情況,找準問題根源,針對各個點位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詳細的整治方案。6月起陸續啟動鵝湖公園后門口、西門楊家沖巷口等積水點的整治工作,通過管網疏挖、新增設管道、人機配合疏通等方式,貫通排水路徑,消除積水點。
浙江省慈溪市在收到市民關于南二環與寺山路交叉口西側路北非機動車道容易積水的情況反饋后,安排技術人員通過現場勘察、測量管網水位、查閱圖紙等方式,最終明確該積水點的主要成因為路面沉降及雨水管道堵塞。按照“一點一策”工作要求,技術人員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初步計劃通過疏通淤積雨水管道、沉降處局部增設雨水進水口及管道的方式進行治理。
“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雨水管道堵塞的問題,我們采用人工清掏與機械疏通相結合的方式,在人工清掏雨水井內的淤泥后,使用專業疏通車利用高壓水流對雨水管道進行強力疏通和沖洗,清除管道內的各類淤積物,打通雨水井之間的管道,恢復排水能力。此外,我們安排人員在路面沉降處局部開挖增設雨水進水口,在雨水進水口之間增設雨水管道,打通排水路徑,加快低洼處雨水排水速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處積水問題已得到解決。
積水點治理完成后,后續的跟蹤監測也十分重要。江蘇徐州等城市采取多種措施對積水點進行監測,實時掌握降雨量、道路積水深度等狀況,及時做好“回頭看”日常養護,確保點位排水通暢。
6月底,江蘇省徐州市在全市范圍內征集積水點治理百姓觀察員,構建起意見反饋、民意收集的平臺和機制。自征集以來,一批批百姓觀察員“上崗”,將家門口等處的積水情況實時上報給相關職能部門。市民蔡先生是第一個報名參加積水點治理的百姓觀察員。遇見下雨天氣,他會詢問小區居民以及附近的沿街商戶是否發現積水問題。“我住在中樞小區30年了,每年夏天這地方一下雨就有積水,居民出行不太方便。”蔡先生說。目前,中樞街積水點整治工程已經完成,后期雨污水分流工程正在加緊推進中。
市民通過小程序進入“徐州市易淹易澇積水點治理百姓觀察互動平臺”后,可以點擊百姓觀察員的頭像,查看其所在點位的積水情況。如果對該點位的積水情況有其他反饋,也可在下方“寫跟帖”進行評論,實現實時更新。
不久前,面對臺風“杜蘇芮”帶來的突破歷史極值的降水,試運行中的城區積水風險點智慧監測預警平臺為福建省福州市的排水防澇貢獻了力量。“當積水點出現積水時,它會及時發出預警。”工作人員介紹道,積水點出現不同水位時,平臺會收到不同等級的預警,包括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接收預警,得益于平臺有一雙“千里眼”。據了解,通過智能物聯感知設備和智慧平臺的配合,降水來臨時,積水點位的地埋式水位儀會根據不同的水位預警閾值,向平臺發出預警。
“收到預警后,可視化監測是平臺的另一特點。”工作人員說,平臺在積水點位布置有AI(人工智能)視頻設備,收到預警時,工作人員只需點擊預警信號,就能“直達”積水點位。智能視頻設備通過對水位區的跟蹤拍攝,結合地埋式水位儀及點位周邊智慧燈桿的有線網絡、5G信號的實時數據傳輸,相關部門就能第一時間遠程了解積水點位的現場實況,實時掌握降水量、水位等動態數據。“平臺實現了對積水點位的線上監控,減少了降水時現場摸排的作業量,節省了人力,極大地提高了突發性積水的應急處置效率。”平臺對積水點全方位、可視化的監測,幫助福州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發現城區積水情況,獲取第一手精準數據,迅速組織人員前往現場處置。
山東省青島市則打造了“易積水點管理服務一件事”系統,接入35個積水點位進行監測。利用“城市云腦通用能力服務平臺”的數據資源,結合視頻分析算法,讓市民隨時可以通過手機了解積水點位深度,及時避開積水嚴重路段。相關部門也可實時監測積水點當前水位,對影響行人或車輛通行的鐵路橋洞、積水路面等有針對性地安排人員進行排水處置。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