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陽臺的污水再也不會進入河道里了!原來華洲渠周邊住宅小區的陽臺排水是接入雨水管道的。很多住戶對陽臺進行了改造,做了洗衣池等,這樣一來生活污水就會進入雨水管道排入河流,對華洲渠的水質造成污染。今年5月份開始,我們就對華州渠兩側18個小區陽臺立管等排水設施混接問題實施了整改。”晉江市池店鎮規建辦主任林煌燦表示,目前,橋南社區華洲渠周邊小區雨污分流排水改造工程已順利完工,這對華洲渠水質的改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從2021年開始,晉江市住建部門便要求新建樓盤的陽臺立管納入污水管道,遏制住了治污“增量”問題。此番動真格對“存量”住宅小區進行整改背后,是一場針對晉江全市流域水環境突出問題的攻堅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高位統籌,攻堅水環境治理
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晉江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動作頻頻。
9月22日下午,晉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張文賢、王明元組織召開一場關涉“生態水域治理”的高規格專題會議。吳忠劉、黃天凱、黃少偉、陳友愛、張健龍、王也夫、黃建輝等晉江市委市政府領導作為各市級流域河長,輪流亮相路演,匯報流域治理推進情況。會議對生態水域治理作了重要部署調度,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高品質、更嚴要求,推動美麗晉江建設邁上新臺階。
早在今年4月,晉江市雙總河長張文賢書記、王明元市長發出了“進一步加強全市水流域整治”的1號河長令,拉開全市統籌治水攻堅戰大幕。晉江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向轄內流域水環境突出問題發起總攻,確保問題全面整治、環境明顯改善、基礎持續夯實、機制不斷健全。為此,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的晉江市治水總指揮部應運而生,下設辦公室、規劃指導組、工程建設維管組、督導檢查組、資金保障組,新抽調住建、環保、水利、城管等部門和水務集團業務骨干與河長辦合署辦公,強化全市治水統籌及污水攻堅治理能力。
在市治水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各流域、鎮(街道)相應成立32個分指揮部,由各單位主要領導任總指揮,抓好統籌工作,并建立與市治水總指揮部相匹配的工作運行機制,制定流域治理計劃,掛圖作戰,各級召開工作推進會累計達288次,確保治水工作有效推進。指揮部在成立時就已經確定“定期調度、掛圖作戰、比拼晾曬、督察考評“等四項工作機制,并在實際運作中不斷健全完善,切實加強對治水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
這一重大舉措出臺,足見晉江市攻堅治污的決心。
“目前,我市大部分流域水質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局部環境問題仍然突出,距離人民群眾對水環境的訴求和期盼還有較大差距。治水領域存在市鎮兩級權責不夠清晰、治水項目資金保障仍不夠到位、污水設施設備多頭管理,以及應急搶修無應急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同時,晉江水的問題不只是流域水體本身存在的問題,更多的根源是在岸上,單純的流域治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治水總指揮部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晉江市委副書記、治水指揮部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吳忠劉對治水難點痛點的剖析非常深刻具體。
大道至簡,實干為先。面對流域治理這個系統性難題,唯有真抓實干、穩扎穩打,才能逐步破解治污難題。5月以來,治水總指揮部以水質提升為導向,先后策劃推進兩批共114個治水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3億元。截至10月11日,已完工項目59個、在建項目33個。“結合當前各流域亟需解決的新問題新癥結,9月以來,我們啟動了第三批治水項目的策劃申報工作,目前初步入庫了21個新項目。”晉江市河長辦(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治水總指揮部還常態進行督導、調度,并對工作動態、治水工作進展等情況進行定期通報,相應的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近日,治水總指揮部下發通知要求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有關單位,水務集團、城建集團核查核驗2023年市領導調度流域治理議定事項進展情況。并由市政府督查室、水利局、生態環境局、治水辦組成三個聯合督查工作組,對2023年治水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督查內容涉及“指揮部成立以來各級河長部署議定事項落實、治水項目工程開展、入河排口排查、城市建成區及農村水質波動水體整治、入海排口整治、農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設、住宅小區雨污混接整改”等工作進展情況。即使是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治水工作專項檢查工作依然在進行。
面上鋪開了,點上還要扎實。按照晉江市領導要求,治水辦牽頭成立整治成效評估工作組,近期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核查、水質抽樣等方式,完成對晉江市陳埭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整治成效的評估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對西濱鎮金雞溝下游清淤工程、安海鎮加塘溪庵前支流清淤工程等滯后項目,下發提醒函要求加快推進;擬出臺《鎮街、經濟開發區地表水排名考評辦法》,每月對全市各流域重點斷面水質情況進行考評排名、通報……
國企擔當,探索治水新模式
9月13日治水總指揮部印發的《晉江市治水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里,我們看到了整個攻堅戰背后的晉江智慧。
《實施方案》提出了總體目標,按照“統籌建設、協調運行”理念,進一步完善晉江市治水管理機制,通過涉水資產、資源整合,逐步實現“投資、設計、建設、運營、排查、養護”六位一體管理模式,著力提高項目策劃科學性、項目實施及時性、項目后期運營管護協調性,實現“源頭管控到位、廠網銜接到位、管養維護精細、污水處理提質、尾水循環利用、污泥處置安全、河暢水清岸綠”的系統化生態治理新格局。
《實施方案》強調堅持政府主導、國企運作原則。晉江市水務集團作為治水總指揮部授權的全市治水建設運營主體,由市治水總指揮部統一領導,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實現涉水“三統一”——項目統一建設、涉水資產統一管理、涉水項目統一管護運營。
在涉水項目統一建設方面,全市涉水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新改擴建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市級排水管網設施及提升泵站、支流以上河道、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中心、中水回用等)原則上由水務集團作為業主單位負責落實項目全過程管理及建設資金籌措,水利局會同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組織項目設計方案審核把關、項目竣工驗收。
在涉水資產統一管理方面,涉水項目建成后,由水務集團統一管理。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市水利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和園林綠化局等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全市涉水資產整合總體要求,梳理排查現有存量國有涉水資產(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涉水管網、水閘、泵站、水庫、渠道等土地及構筑物),2024年底逐步分類移交水務集團統一運營管理,并加強配合,確保平穩過渡。水務集團積極對接金融政策,盤活涉水資產,通過兼并重組、收購、股權合作等模式整合其他現有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等企業,發揮綜合管理、集團化運營優勢。
在涉水項目統一運營方面,市級流域主河道日常管護(含景觀綠化)、排水主干管網、提升泵站等由水務集團有償管養,具體管護費用由市水利局會同財政局按照保障合理利潤的原則測算并報市治水總指揮部審定;國有涉水經營性項目由水務集團統一負責運營。河道支流日常管護(含景觀綠化)、鎮級排水管網、村級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及配套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管護工作由水務集團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分階段、分步承接,對應鎮、村兩級污水管網管護主體變化,原污水處理費返還管理機制將適時相應調整。
由此,“指揮部+國企”治水新模式顯現。通過對《實施方案》的解讀,我們發現,這一模式在破解上述提及的治水痛點上,其邏輯是完備而系統的,亮點頗多。目前,這一切是否有階段性工作成效加以佐證,備受關注。
對此,水務集團總工辦負責人黃雅寬介紹了4月份以來的亮眼成績:“九十九溪1號排口應急整治就是驗證國企快查快治的成效。原來市里要求一個月內完成,我們僅用15天左右就完成雨污分流節點改造。8月份,全市大面積鋪開入河排口排查,我們組織了16支外業隊伍,共80余人,僅用20天左右時間就基本完成了市級9000多個排口的排查。同時,16個小組分別交叉互檢,按一定比例外業現場抽檢校核,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目前,全市大部分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繼續委托水務集團對轄內流域支流、坑塘進行延伸排查。截至10月10日,全市共登記排口12521個,較9月初又新增3000余個。“這排口的排查效率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
如果說《晉江市治水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是宏觀層面的文件,治水總指揮部辦公室印發的《治水工程項目全周期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則是從微觀層面,事無巨細規定了各治水工程設施從策劃、建設、變更到驗收、結算、移交、管理等全周期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及相關部門的職責,進一步破除制度性障礙、暢通機制性梗阻,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充分發揮效益。
與此同時,治水總指揮部推動編制全市排口信息“一張圖”,將全市排查出的入河入海排口移交水務集團分批電子化落圖,便于后期全覆蓋溯源整治、長效管理。水務集團總工辦負責人黃雅寬表示,未來三年,將采用“國企專業化管養+聯合技術團隊”形式,由水務集團具備CCTV檢測資質和市政、水利三級施工總承包資質的權屬坤源公司為實施主體,通過組建一支技術力量較強的聯合技術團隊共同完成排水管網的深度排查和日常運營,并同步建立起全市“廠-網-站-河”電子一張圖可視化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高效管護。
“晉江是擁有200多萬人口的縣級市,工業企業密集,歷史欠賬多,又地處諸多河流的下游流域,水體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市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根本之根本。也是我們全面推進‘II型大城市’建設的歷史使命所在。”晉江市河長辦(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指揮部+國企”治水新模式落實推進,將逐步推動涉水問題“水岸網”全流域閉環銷號、治水項目“建管養”全周期實施保障、治水工作“市鎮企”全鏈條落實到位,全域系統治水將翻開新的篇章,美麗晉江建設將步入新的里程碑。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