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第二批名單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并進行公示。本次公示的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共39個,廣東省入圍3個,包括廣州市流溪河、河源萬綠湖、東莞華陽湖。
全長157公里的流溪河是廣州的“母親河”,也是廣州市重要的備用水源地和生態屏障。近年來,廣州踐行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統籌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走出一條低成本、可持續的生態治水之路,一度被污染的母親河實現了華麗轉變,充滿活力,成為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窗口和亮麗名片。

流溪河太平段青山綠岸
治理:讓母親河恢復生機找到流溪河治理的“綠色密碼”
流溪河位于廣州市北部,珠江三角洲的中北部,干流全長157公里,流域面積2290平方公里,共有一級支流89條。她蜿蜒流淌,奔流千年,潤澤灣區,承擔著城鄉供水、水保生態、農田灌溉、防洪排澇等重要功能,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嶺南第一溫泉”,孕育了馳名古今的糯米糍荔枝、三華李、砂糖桔、高山番薯、荔枝蜜……是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保障、生態屏障和鄉愁寄托。
千百年來,流溪河無私寬厚地養育了千萬羊城人,然而隨著人口激增和經濟社會發展,流溪河一度遭受了嚴重的污染。2016年底,流溪河89條一級支流中,46條水質為劣V類,11條重度黑臭。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也在下降,河水臟了,水草死了,魚蝦少了,水鳥飛了。
母親河病了,廣州人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她恢復勃勃生機。
廣州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統籌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找到流溪河治理的“綠色密碼”。
機制先行,健全體系。高位推動流域治理,廣州市委、市政府下發10道總河長令,多次召開治水工作專題會,聯合建立下沉督導機制,設立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和市政府副市長同時擔任的雙流域河長,及時協調解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行流域立法立規,頒布實施《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編制多項流域保護規劃方案。成立流域管理機構,設立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員會。開展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建立五年一調的補償標準動態增長機制。
思路領舵,補齊短板。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實施《廣州市水污染防治強化方案》等系列治水方案,堅持按照“以流域為體系,以網格為單元”系統治水思路,強化水質監測預警和污染源監管執法,加大重點區域一級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通過“以支保干”全流域治理提升干流水質。狠抓工程建設,流域內新(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13座,污水處理能力從42.6萬噸/日提升至114.3萬噸/日,管網長度增加15倍,建成農村分散式處理設施站點1256個,補齊流域治污設施短板。
繡花功夫,精細管理。實施污澇同治、網格治水,推進流域內2568個排水單元達標改造工作,開展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狠抓源頭污染治理,推進“三源”(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四洗”(洗樓、洗井、洗管、洗河)行動,整治污染源3.5萬余宗、違建129.5萬平方米,“散亂污”場所3萬余個。提升水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掌上治水,創新推出水質信息、河長巡檢等系列APP,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問題及時處理、責任落實到人。
民生為本,共享共治。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建設流溪娟魚市級良種場和示范推廣基地11個,成功注冊“從化流溪娟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打造有聲碧道176.27公里和首個“生態新地標”白云中央濕地,建設生態小鎮10余個,吸引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永久落戶;依托國家版本館分館,生動展示“溪源文化”。
煥新:89條一級支流全部消除劣V類魚兒又回來了
消匿60年的飛瀑草再現,滅絕40年的唐魚回歸,經過多年的攻堅克難,流溪河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母親河再次煥發“健康活力”。

流溪河呂田段白鷺成群
近三年,流域內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實現全面達標,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流域水功能區達標率持續提升。其中,2022年,流域4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89條一級支流全部消除劣V類,氨氮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6年消減90%以上,流域水功能區達標率達88.9%。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1條黑臭河涌已全部實現“長制久清”,一級支流白海面涌治理入選全省“十大環保監督優秀案例”,為廣州市獲得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提供了典型案例。
目前流溪河自然岸線率達到98.39%,岸線植被覆蓋率為61.43%,常見水生植物有31種,其中挺水植物27種。20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棲息繁衍,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
通過水環境整治帶動了城市空間功能優化和經濟結構重塑,產業生態實現雙贏。生態碧道串聯南粵山水畫卷,公眾滿意度達94.3%,白云中央濕地成為廣州宜居宜業宜游“生態新地標”,一級支流鴨洞河成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典范之作,世界生態設計大會永久落戶流溪河畔,生態設計產業促進村集體收入增加到原來的3倍,助推片區產業綠色低碳發展邁上新臺階。
廣州轉變治水理念,苦下“繡花功夫”,走出一條超大城市“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治水新路徑,全力答好“美麗中國”考題,多措并舉開展流域治理與保護工作,讓流溪河重新煥發了生機活力,成為全國美麗河湖建設的優秀案例。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