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恰逢大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曉里塘村露天取水井水質清澈,村民用水不再受天氣影響。“政府對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了環境整治,水井井沿周邊修整增高,有了遮雨亭,建了生態溝渠、防護欄,水池也消了毒,現在無論下多大的雨,雨水、泥水再也不會倒灌進水井,這是真正的大實事、大好事!”村民唐建輝開心地說。
湖南省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農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作為重點民生實事的硬仗來打,有力保障了農民安全飲水和農業生產灌溉用水。今年截至目前,湖南省1000個有飲用水環境問題的村,全部整改到位,保障了村民“水缸子”安全。此外,148.9萬畝灌溉面積得到改善和恢復,為糧食生產豐收提供了重要水利保障。
作為農村飲水安全這一重點民生實事實施單位,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高位推動水源地整治工作,省紀委省監委駐廳紀檢監察組對整治全過程進行專項監督。各市州緊盯時間節點,集中力量攻堅,做好建、管、護文章。益陽市赫山區對現場排查、走訪、征求居民意見、確定實施方案等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并強化對水源地的巡查維護。衡陽縣建立飲用水源地月報巡查制度、加密水質監測頻次。隆回赧水、六都寨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源地所在河流湖庫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美麗河湖建設優秀案例”“湖南省美麗河湖”稱號。
為實施好全省農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項目這一重點民生工程,省水利廳成立省市縣三級工作專班,積極協調推進,明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及時將指標任務分解到市州、縣市區。懷化市通過自籌、自建、自管、自評“四自舉措”推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財政資金撬動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立“鄉鎮+基地+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基礎水利服務機構體系。韶山市探索出“村集體籌措、黨員捐贈、鄉賢捐贈、村民自籌、市財政獎補、項目建設”的“六個一”新路子。全省各地大力推進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實施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確保農村用水安全無虞。
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