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人們很形象地稱呼其為“會呼吸的城市”。何為“海綿城市”?就是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富有“彈性”——下雨時能吸收、滲透和凈化雨水,需要時則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是解決城市內澇的重要舉措,為芝罘提供了新路徑。日前,芝罘區正在加緊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在城市建設中厚植“海綿城市”元素,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總體思路,以海綿城市引領建設低碳韌性之城。
芝罘區將充分借鑒其他國家級海綿城市示范建設經驗,編制并嚴格實施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系統化實施方案,重點打造一批典型示范項目,以點帶面,全域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建設。以提升內澇風險應對能力、多層級水資源調蓄利用作為海綿城市建設核心目標,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技術思路,實施城市防洪排澇提升、海綿型建筑與社區、海綿型道路廣場、海綿型公園綠地、海綿型水系等不同類型工程項目,結合城市更新試點等工作,采用微更新手段,帶動建成區域品質提升,區片整體改造及新建區以目標為導向,嚴控規劃指標,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全面落實到新建項目的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確保“干一片、成一片”。將海綿城市專項方案審查與施工圖政策性審查相結合,加快工程項目審批效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芝罘區將結合城市特征與存在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城市雨水管理,系統謀劃實施項目,明確重點項目,建立區級海綿城市示范項目庫,標準化、精細化推進示范項目建設,嚴把質量關、進度關、安全文明施工,倒排工期,按照標準規范施工,確保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快速推進,全面完成海綿城市示范建設工作任務。
海綿城市不僅能緩解城市內澇等問題,還對城市生態、人居環境提升有顯著作用,芝罘區將持續提升內澇風險應對水平、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升水環境質量,建立全過程管控體制,奮力打造“示范引領、特色顯著、全域推進”的芝罘區海綿城市示范亮點,促進芝罘高質量發展。
來源:煙臺市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