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建成區,如何破解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難題,構建高質量發展水環境治理體系?今年以來,寶安區水務局創新打造排水設施網格化監管體系,強化協同治理、多方發力,持續推進排水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加速升級。
“3+N+3”監管責任體系 讓排水管理一網覆蓋 地下排水管網建設,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今年4月,寶安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建立全區排水設施網格化監管體系的工作方案》,對照污水零直排區劃分,將全區排水設施細分到76個監管網格中,通過建立“3+N+3”監管責任分工和完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全區各方力量,推動排水設施管理提質增效。
守土有責要嚴起來,整改問題要快起來,依法查處要狠起來,各方力量要合起來,長效機制要立起來。
從一個個“點”、一條條“線”,織成覆蓋全區的“網”,寶安區通過實施全區排水設施網格化監管,系統提升了排水設施運維管理水平,進一步鞏固提升了治水成效,打通了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
全流程閉環管理 讓排水監管無縫銜接 寶安排水設施網格化監管體系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建立起“巡查-分撥-執法-整治-復核-銷號”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排水管理的精度和速度,實現“一鍵反映、一圖管控、一網送達、馬上解決”。
據介紹,寶安排水公司負責對全區排水設施與排水戶等進行日常巡查,巡查發現工程整治類、監管執法類問題上傳至“污水零直排區監管系統”進行分撥整治,運營維護類問題上傳至“排水設施運營管理系統”進行分撥整治。街道及社區負責對涉水面源污染進行巡查,發現問題上傳至“涉水面源整治管理App”進行分撥整治。
與此同時,整治執法也建立了無縫銜接機制,寶安排水公司負責對全區范圍內市政排水設施及小區共用排水設施運營維護類問題進行整治。各街道負責對轄區范圍內無法納入特許經營協議維修改造的工程整治類問題進行立項整治,跨街道的由區水務局進行立項整治,聯合各相關職能部門推進落實轄區內涉水面源污染整治工作。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引導各行業規范排水行為,發現涉排水違法行為及時制止并督促整改,必要時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立案查處。問題完成整改后,由問題巡查上報單位進行復核銷號,整治不徹底的,則及時通知責任人繼續整改。
高效、即時、全鏈條的排水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了排水設施建設、監管與整治的無縫銜接。據了解,截至目前,區水務部門已編制完成全區10個街道和124個社區網格全要素圖,并下發至街道社區,自方案印發以來,累計更新排水戶信息2.41萬次,聯動街道社區水政執法,累計上報違法問題142宗。
接下來,區水務局還將結合排水網格全要素圖,聯合街道社區水政,加強排水戶巡查及動態更新,全面推進排水網格化管理工作。
此外,寶安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開展。為推動全區雨污分流全覆蓋,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寶安區水污染治理指揮部2021年印發《寶安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方案》,截至今年11月,全區已累計創建污水零直排小區4302個(82.5%)和36個污水零直排區(面積108.008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51%。
據悉,寶安區水務部門將全面推動排水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鞏固雨污分流成效,持續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全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排水精細化管理2.0新格局。
3+N+3 監管責任分工 第一個“3”,即按照《寶安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要求,在日常巡河履職中,區級河長要關注排水設施網格化監管體系推進情況,街道級河長要督導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社區級河長要具體跟蹤落實排查發現問題的處置。
“N”,即形成一個以水務部門為主導的聯動模式,各街道社區和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置。
第二個“3”,即寶安排水公司按照河道流域、街道行政轄區、污水零直排區為基礎網格單元,設立流域級、街道級和污水零直排區級三級網格長。
來源: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