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水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久久為功、堅定不移。2022年,婁底在遭遇歷史罕見極端干旱氣象條件下,交出了“20個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和“10個在用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的優異成績,2023年連續達到全域Ⅱ類水質,得到了省生態環境廳的高度贊賞。
一是以“四水三庫”為主線,抓好特殊期水環境管理。針對目前干旱少雨的極端氣候條件,以“四水三庫”為主線,積極防范藍藻水華、生活污水直排、工業污水超標排放等環境風險,確保轄區內各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和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對水環境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印發了《婁底市生態環境系統抗旱保水工作實施方案》《婁底市枯水期地表水生態環境管理應急預案》《婁底市加強重點河湖藍藻水華防控工作方案》,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建立了各地表水斷面市、縣、鄉、村四級巡查聯絡員基礎保障機制,堅決落實文輝書記“各地要高度重視水環境,尤其是飲用水質量”的重要批示,加大飲用水保護區范圍污染源排查和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消除風險隱患。
二是以項目整治為抓手,強化水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推進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整治、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等項目的建設。婁底中心城區第一、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和所轄各縣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均先后完成擴容提標改造建設,全市54個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部完成,實現建制鎮以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新化縣80處和漣源市114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劃化整治項目已完成,雙峰縣73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劃化整治項目正在組織實施。婁底中心城區7處、縣級城市12處和農村24處黑臭水體治理全面完成,超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143個,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16座、分散式四格化糞池2525處。
三是以“利劍”行動為依托,打擊水環境違法行為。積極開展涉水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強化工業園區環境監管,開展工業園區年度環境管理現狀評估和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整治;持續開展以黑臭水體、礦涌水、醫療廢水、填埋場滲濾液、重金屬廢水處理設施、鄉鎮污水廠等重點行業整治的專項行動,發現問題,交辦限期整改到位。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期開展水環境應急監管,常態化開展藍藻、水華預警監測和防控工作,加大汛期、枯水期地表水環境監測密度、頻度,確保水環境質量達標。充分運用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綜合研判各監測點位水質狀況,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撐。
四是以體制建設為基礎,全力保障了水生態環境安全。充分發揮市生環委辦、市河長辦、市突改辦、市資江辦和地下水指揮部“四辦一部”議事協調職能,統籌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全市各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基礎信息調查、矢量數據核定、水源地勘界定樁等為手段,全面完成4個市級和11縣級、72個“千噸萬人”、368處“千人以上”飲用水源地勘界定標和環境狀況評估工作。繼續做好全市18條主要河流入河(湖)排污口排查,并對每個入河排污口開展了水質監測和溯源調查,建立起我市入河(湖)排污口基礎信息庫。強化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水環境質量目標、減排任務、重點工程項目推進等納入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攻堅戰等考核指標,進一步強化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我市將一如既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緊抓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全力保障重點民生實事。
來源:婁底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