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的綠化用水都是再生水。”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再生水利用試點項目建管處主任張桂林一邊說,一邊打開供應再生水的泵房開關,清澈的水流噴涌而出。
近年來,臨潼區創新水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大力實施再生水回用項目,加快建設臨潼區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項目、臨潼區秦漢大道再生水綜合利用工程等,使再生水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環衛灑水、市政雜用、消防等方面。
一個個污水處理廠、一套套中水利用系統將污水層層過濾、分離、凈化,把污水變成清流,打通了區域“水脈”。如今,臨潼區在全區形成了以點帶面、整體推行的示范效應,被表彰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6家單位獲評2023年“西安市節水型公共機構”。
“全區在工業利用、景觀綠化、公共建筑用水方面,優先使用再生水;公園湖泊、市政用水等具備條件的,必須使用再生水。”臨潼區水務局局長凌重元說,2023年全區再生水利用量達440萬立方米,其中,集中式利用量為330萬立方米、分散式利用量為110萬立方米。在節省大量水資源的同時,全區不斷減少廢污水的排放,實現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水生態的良性循環,在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污水變廢為寶。再生水回用不僅解決了臨潼區部分水資源短缺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使水資源再利用這一環保理念得到認可和推廣。在西安工程大學臨潼校區污水處理站,加蓋在生化水池上的溫室大棚內,夾竹桃、美人蕉、花葉蘆竹等20余種植物花紅葉綠,生機勃勃。
“植物的根部扎在生化池污泥中,利用微生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對污水進行處理。同時,溫室大棚讓污水處理站更加美觀。”中鐵環境西安工程大學污水處理站經理馬瀚濤介紹,在建設污水處理站的基礎上,學校同步配套建設了中水回用系統,修建了兩個中水儲水池,安裝了管道、噴頭和快速取水器等。目前,學校近30萬平方米的校園綠化已采用中水進行自動噴淋。
再生水回用前景廣闊、意義重大,臨潼區將持續發力。“全區將進一步擴大再生水使用范圍,逐步達到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全覆蓋,不斷提升再生水的利用量、利用率。同時,我們要做好宣傳,讓更多居民參與進來,匯聚全社會力量,將節約用水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凌重元說。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