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河水變清了,河岸也變美了,這里成了我們遛彎好去處!”談起沙溝河的變化,家住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沙溝河岸的王女士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沙溝河是貫穿丹江口市左岸城區的城市內河,主河道全長5.1公里,沿河兩岸7條支溝,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涉及7個社區、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約5萬人。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因城鎮化速度加快、管理滯后、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原因,致使沙溝河沿岸棚戶房聚集,不少地方土地裸露,一遇雨天泥沙順溝而下,被譽為沙溝河;沙溝河沿岸居民垃圾污水出門就倒,見溝就潑,沙溝河成為一條不折不扣的臭水溝,水質為劣Ⅴ類。
2020年,生態環境部交辦十堰市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401個,涉及丹江口市沙溝河就有55個。如何讓老百姓身邊的河“碧水長流”?近年來,丹江口市將沙溝河的排污口整治作為生態修復工程的重要內容,累計投資6.5億元,對沙溝河進行全面治理。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丹江口市對沙溝河主河道進行截污治污,累計沿主河道及兩側鋪設污水主干管、污水支管網、雨水管道16公里,完成沿線140余個單位和居民小區的雨污分流體系建設,在主河道沿線形成一套完整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體系。利用棚改政策拆遷安置沿線棚戶區1100戶,杜絕沿線居民將污水、垃圾直排沙溝河現象。
丹江口市在排查中發現,沙溝河中7條支溝是眾多排污口整治的重中之重,是沙溝河水質得到徹底改善的關鍵所在。在充分調研、全面勘查、詳細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科學精準的“一溝一策”治理方案,累計投入1.5億元,共建設污水、雨水管網53公里、化糞池34座、污水泵站一座,實現支溝雨污分流和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也使得一個個排污口變清流。在此基礎上,在沙溝河沿岸因地制宜建成凈樂湖下、老看守所等24處游園廣場,新增綠地、濕地面積3.38萬平方米,同步配建兩岸交通體系、停車位、社區服務中心、公廁、橋梁、市政管線溝、垃圾收運體系等完善的基礎設施。
經過多年持續治理,沙溝河沿線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已成為一條備受市民青睞,融截污治污、生態修復、休閑游玩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生態景觀廊道。沙溝河水質也發生“質變”。2023年11月,有關監測數據顯示,沙溝河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11mg/L、0.10mg/L、0.23mg/L,水質分別達到Ⅰ類、Ⅰ類、Ⅳ類,水質得到根本改善。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