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盤龍區水務局了解到,為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城市排水、防洪、抗旱能力,打通老舊人居環境與海綿城市結合通道,融入滇越鐵路文化,打造文化元素豐富有內涵的活動場地,提質增效生活圈,盤龍區新建了長壽路社區海綿城市主題公園,目前已完工并向市民開放。
長壽路社區海綿城市主題公園位于昆明市盤龍區中心城區,總面積9995.13m2,是承載著三代米軌人美好回憶,但在項目改造前,這里植被雜亂、設施破損、雨污混流,曾是一片黃色的“城市傷疤”。為此,盤龍區水務局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收集民意,多渠道了解群眾期盼,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體現以民為本、為民辦實事的理念,建設功能完善、科普教育、景觀休閑為一體的小游園,為居民提供一個融入滇越鐵路文化高顏值的休閑活動場所,它集海綿知識科普以及雨水綜合管理于一體,是盤龍區海綿城市建設中的一張新名片。
漫步在盤龍區新晉改造的長壽路社區海綿城市主題公園,這處小游園不僅外觀美,還很有“內涵”。園區植物設計主要以灌木、地被為主。在雨水花園、下沉綠地處選擇耐濕品種植物;中景運用腎蕨、花葉玉簪、常綠鳶尾、毛葉杜鵑等較為耐陰濕的地被,前景以麥冬、草坪為主。局部節點周圍點綴紅花檵木球,營造出一種花境景觀。地面步道采用透水磚,雨水落到磚面上會直接滲透到地下,防止路面積水,這些“海綿寶寶”,它們能喝水會呼吸,優化雨水滲透效果,減少雨水流失和水源污染。
在園區內,墻面被植入了帶有米軌元素的彩繪,展現了米軌鐵路百年的歷史。這一設計不僅美化了園區,還向人們展示了長壽路社區豐富的鐵路文化。此外,園區還設置了廊亭,頂部采用鏤空的形式制作了滇越鐵路線的圖案,通過光的反射作用圖案將映射到地面上,為游客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景體驗。
園區設置完整海綿系統設施建設到位,雨水管理有效果,雨水資源高效利用提升城市應對強降雨的韌性;儲水調蓄,模擬自然景觀,增加土壤的水源涵養能力;滲透過濾,優化雨水滲透效果,減少雨水流失和水源污染,設置海綿宣傳科普設施,讓科普示范更有意義,該項目積極融入了雨水綜合管理理念,以控制徑流、削減污染為目標,通過科學合理的設施布局,實現了公園景觀、人文文化與海綿城市的有機結合。為類似城市“邊角地”的利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示范案例。
來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