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潛江市生態環境局緊緊圍繞建設幸福河湖目標,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多方發力,形成上下聯動、多方參與工作格局,為打造江漢平原水鄉園林精致之城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
一、常態巡河,推進解決四湖總干渠具體問題。不斷完善、落實《潛江市四湖總干渠河長制成員單位工作規則》。形成常態化巡河機制,每月不定期開展巡河活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023年,巡查交辦沿線涵閘無序泄放、兩岸垃圾入河、河面大面積水葫蘆等影響總干渠河岸面貌和水環境質量問題近20個,及時督促相關單位實施了整改,做到了河長巡河及河長制聯席會推進常態化,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交辦并有效處置。
二、精細管控,加強水質監測預警和調度處置。加強與荊州市聯動,簽訂了《四湖總干渠流域水生態環境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協同加強生態調水和應急管控。對總干渠干流及重要支渠開展水質監測監管,及時分析水質情況,開展應急調度。督促沿線各地嚴格落實《潛江市涵閘泵站管控協調工作方案》,科學調度沿線閘站,以精細化管控保障總干渠生態流量。
三、系統施治,加快四湖總干渠流域水環境治理。將四湖流域總干渠國考斷面水質達標作為“十四五”水環境治理攻堅任務,先后督導實施了總干渠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糧湖西六支渠治理等項目,并正會同相關區鎮謀劃一批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同時,印發了《潛江市落實〈洪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加強四湖總干渠潛江段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協同住建、水利、農業、城管等部門及沿線區鎮,共同推進改善總干渠潛江段水生態環境。一是強化部門協同共治。部門和流域各區鎮處協同推進治理的機制進一步落實,市生態環境局對沿線6座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加強運行監管,確保尾水達標排放;市住建局謀劃開展潛江市集鎮污水收集提質增效補短板項目,對沿線7個鄉鎮的排水管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從源頭削減入河污染當量;市城管局進一步完善了鎮村生活垃圾轉運處置工作機制;市農業農村局持續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中心加快建設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工程,積極推進水產健康養殖。二是強化水產加工行業專項執法監管。開展涉水工業企業專項執法行動和水產品加工行業專項執法幫扶,嚴格開展沿線地方企業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嚴厲打擊涉水違法行為,進一步強化了水產品加工企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2023年共出動人員829人次,執法檢查涉水企業354家,排查環境問題53個,查處案件4個。三是開展入河入湖排污口溯源整治。印發了《潛江市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完成了四湖總干渠潛江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建立了入河排污口清單,制訂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并開展總干渠流域湖泊沿湖2km入湖排污口補充排查溯源,印發了《潛江市入河排污口整治驗收銷號實施辦法》,持續推進四湖流域潛江區域入河入湖排污口溯源整治。四是持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和生活污水治理。2023年省下達我市治理任務為完成8條國家清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指導相關區鎮街道利用冬工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推動治理工作,制定“一水一策”方案,對已完成水體不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督促區鎮街道按要求完成驗收工作,落實河湖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水體長治久清。印發了《潛江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統籌推進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3年4、6、11、12月多次組織開展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排查,并督促整改,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四、區域聯動,積極開展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治理。2023年6月,與荊州市生態環境局簽訂了四湖總干渠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治協議,推動總干渠流域聯保共治。針對總干渠水質超標問題,2023以來多次聯合荊州市開展排查溯源、水質監測,實現兩地數據、信息共享。為加強市內區鎮水污染治理聯動,我市在總干渠流域設置8個跨(區鎮)界考核水質監測斷面,通過手工監測與自動監測數據互為校核,確保數據真實有效,每月按時發布水質通報,年底按目標責任制考核嚴格結賬,推動沿線各區鎮街道聯動治污。繼續滑動看下一個
來源:潛江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