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23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7.0%,上升0.8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國考河流斷面全面達到優良水質。
加強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近年來,我省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推動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去年,全省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5.1%,上升1.5個百分點;長江干流10個斷面連續6年、贛江干流33個斷面連續3年穩定保持Ⅱ類水質;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
強化鄱陽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提升水環境質量。我省制定出臺了《江西省鄱陽湖流域總磷污染防治條例》,深入推動實施了《鄱陽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部署開展鄱陽湖斷面總磷達標攻堅行動。為夯實基礎保障,我省推進“互聯網+治水”智能化監管模式,在鄱陽湖湖區斷面安裝自動監測微站和高空瞭望設備,在重點斷面上游和規模以上內湖閘壩增設監測點位,持續提升監測預警管控能力。
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持續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我省依法依規新增劃定3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12個農村鄉鎮水源保護區,撤銷35個風險較大的水源保護區,督促74個縣(市、區)建設了備用水源或雙水源,162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規范化建設。
組織開展工業污染防治和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專項行動,消除環境風險隱患。我省深入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共排查出重要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4600余個,溯源和整治比例達到年度目標任務。為完善污水收集管網,省生態環境廳督促全省26個化工園區逐步開展“一企一管”明管化建設,將污水管網由“地埋式”轉為“地上管廊式”,推動全省81個非化工園區對現有的地埋式管網開展排查、疏通和修復,工業污水收集效能不斷提升。
今年,我省將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重點,切實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加快補齊水污染防治工作短板,聚焦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等工作,不斷完善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升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鞏固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以高品質水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