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為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近年來,江西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大力推進美麗江西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新一輪“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我省連續3年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關系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如何讓藍天常在、空氣常新?江西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污染天氣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降低PM2.5濃度為主線,強化源頭管控、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污染協同治理,持續深入打好藍天提升攻堅戰:推動大氣污染全域全境全面治理,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治氣“作戰”工作體系;加強大氣污染治理法律保障,在全國率先出臺《江西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推進全省非道路移動源污染管控。2023年,全省優良天數比率為96.5%,較2022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改善幅度位列全國第一;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穩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加強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為此,我省始終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決策,堅持“三水統籌”,縱深推進碧水提升攻堅戰。制定出臺全國首部著眼湖泊總磷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規——《江西省鄱陽湖流域總磷污染防治條例》,推進鄱陽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專項行動;加大長江保護修復力度,開展入河排污口、飲用水水源地、城市黑臭水體等專項整治;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啟動第二輪省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全省上下游行政縣(市、區)首次實現全覆蓋。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2023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7.0%,國考河流斷面全面達到優良水質;長江干流10個斷面連續6年、贛江干流33個斷面連續3年穩定保持Ⅱ類水質。
為守護贛鄱大地一方凈土,我省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核心目標,持續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把打好凈土提升攻堅戰作為全省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重要工作來抓,土壤生態環境管理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兩項指標連續4年優于國家考核要求;全省地下水國考點位水質連續8年優于國家考核目標,污染風險點位地下水水質保持穩定;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加強,累計完成613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和265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36.1%,同比提高6.1個百分點,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