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面建成美麗山東奮斗目標,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注重點面結合,堅持標本兼治,推動環境治理由重點整治向系統治理轉變,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多維度推進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今年1月—4月,昌樂縣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為3.15,同比改善9.05%,水質指數排名在全省150縣(市、區)中位列第3位。
為做好源頭治理,昌樂縣不斷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排污口現場檢查機制,制定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年度計劃,開展動態排查,明確排污來源,分批分類整治。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排查園區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狀況,督促園區企業做好初期雨水的收集處理,并安裝雨水自動在線監控系統。目前,共有12家企業完成雨水自動在線監控系統的安裝聯網。
鑒于境內河流流經多個鎮街區,上下游聯系密切,結合河流沿岸工業企業、農業種植、畜禽養殖分布等情況,昌樂縣設置鎮級考核斷面,斷面位置選取在每條河流的鎮域出境處或者入河排污口的下游,以反映鎮域內河段環境管理情況。昌樂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每月開展一次鎮級河流斷面人工采樣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分析評估不同河段水質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實現上下游、左右岸聯動,明確流域上下游鎮街區的職責和義務,強化屬地治理責任,有力推動控源截污、排污口整治、河道清理等水污染治理措施落實到位。
聚焦枯水期易發多發問題,昌樂縣開展河湖環境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主動出擊,抓早抓小,最大程度解決枯水期“藏污納垢”、主汛期“借雨排污”問題,減少汛期污染物入河總量。行動中,重點關注污水處理廠及涉水企業排水狀況、河湖及周邊環境隱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及其上游環境問題隱患等,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糾。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水企業及污水處理廠40家次,巡查河道525公里,清理河道垃圾20處,排查整改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問題2個。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