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區甘泉路老舊社區綜合整治近零碳排放項目全周期貫徹近零碳和海綿城市理念,建成后片區人居環境整體性重塑、周邊居民生產生活質量跨越性提升,項目獲得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項目將原硬質老舊露天停車場增綠改造成“綠色、低碳、人文、智慧、共享”高品質海綿型公園,運用透水鋪裝、綠色屋頂、雨水回用系統、碎石滯留帶、下沉式綠地等多樣化海綿設施。疊加使用納米灌溉系統、落葉堆肥箱、光伏發電、光儲直柔、太陽能智慧燈桿、太陽能充電座椅等綠色低碳、智慧科技元素,節水節能效能大幅提升,顯著增強了社區生態韌性和碳匯能力。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日通物流園及配套改造工程將海綿城市、低碳技術和景觀設計相結合,采用立體綠化、雨水立管斷接、透水鋪裝的方式進行改造。引入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碎石渠、雨水蓄水池,加入光伏照明、光伏隔音屏障功能,打造了從屋頂至地下、源頭至末端的立體海綿系統和綜合性低碳節能的綠色公共建筑,提升了可持續生態經濟效益。其中的雨水蓄水池不僅便于雨水管控,還可回用于園區綠化澆灌、道路沖洗和設備冷卻;綠色屋頂降低屋面溫度,進一步減少了空調使用能耗。
福田區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建設要求,持續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積極開展“近零碳試點”創建工作,在一系列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中高質量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實現了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與“雙碳”目標有機融合。截至2023年底,福田區新增海綿城市建設面積33.70平方公里,占轄區建成區面積56.68%。
福田區還在頂層設計上高位謀篇布局,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圈“三大新引擎”為總牽引,聚焦高質量發展,編制了海綿城市建設和“雙碳”建設專項規劃,謀劃打造“海綿”和“雙碳”融合3大標桿片區。
根據規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計劃協同景觀風貌提升、低碳改造,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片區。通過高能耗產業建筑改造,融合海綿城市理念和低碳技術,提高雨水管控能力和效率、降低建筑能耗;通過慢行交通改造,可滲透地面和道路綠化融合,打造縱向生態綠谷;通過口袋公園改造,優化海綿設施的植物喬灌草配置,提高綠地雨水下滲和滯蓄能力的同時,提升碳匯能力,力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藍綠融合的全國科技創新園區標桿。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將以“生態筑基、綠色營城、低碳踐行”為發展理念,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增強水韌性、生態韌性、氣候韌性,提高生態基底的減碳能力;聚焦深圳博物館新館建筑群、國際交流中心、北區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海綿韌性、生態碳匯、建筑減碳開展近零碳建設,打造新時代背景下富有生命活力的近零碳片區示范。
環中心公園活力圈將融合海綿城市建設與“雙碳”理念,集成應用低碳建筑技術和海綿設施,依托中心公園塑造兼具生態與活力的綠色開放空間,打造出行便捷、低碳生活的活力城區,樹立超大型城市中心區碳中和典范。
未來,在示范項目的引導下、在頂層設計的指導下,福田區將以點帶面,在“三大新引擎”片區深化“海綿+低碳”理念,深度融合海綿城市建設和低碳綠色理念,打造更綠色、更低碳、更宜居、更可持續的魅力城區,助力深圳實現“雙碳”目標。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