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主汛期后,多場強降雨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近日,有市民向本端及12345熱線反映,一些道路排水能力較差,每逢降雨就會積水。據調查,市民反映較為強烈的路段,有的是由于缺乏排水設施,有的雖然增設了雨箅子,但排水效果不佳。
這些路段如何補齊短板,盡快打通排水“經絡”?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也在抓緊想辦法,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市民建議,治理積水路還是要標本兼治,尤其是一些“先天不足”的路段,如果短期內無法盡快增設排水口,現場疏水的措施就更要跟上。
大羊坊路 大雨后需要“破浪”騎行 南四環東路至小白楊鐵路涵洞橋之間的路面,降雨后嚴重積水的問題在周邊市民看來已經是“老生常談”,積水最深處幾乎能沒過機動車的保險杠,每次騎行都要“乘風破浪”。
日前,本市暴雨藍色預警期間記者來到現場進行探訪。當天上午,記者以鐵路涵洞為起點一路向北。盡管涵洞處于地勢較低的區域,但現場并無明顯積水,反倒是離開涵洞區域后,沿途道路的積水情況變得嚴重起來。

上午9時許正值早高峰時段,不少市民騎車沿大羊坊路向北前往十八里店地鐵站和南四環東路方向。涵洞北側的十八里店南公交站處,200余米長的路面已經被積水覆蓋,由于該路段機非混行,騎車人需要一邊注意身邊的機動車,一邊還要提防隱藏在積水下的路面坑洼。
記者注意到,該路段只有公交站站臺處設有相對規整的人行道,且沿途未看到排水設施。出公交站后,道路兩側便都是混合著泥沙、被雨水浸濕的土路,給騎行又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順著大羊坊路繼續向北,記者來到了金隅昆泰云筑的工地。工地北側有一個丁字路口,路口東北側的一條小路通向十八里店地鐵站,西北側的大羊坊路直通南四環東路。以這個丁字路口為起點向西北,有150余米的路面都被積水覆蓋,且道路兩側未能看到排水設施。記者騎車通行,道路積水最深的區域甚至沒過腳鐙子,路面坑洼不平,再加上機動車濺起的水花,通行體驗實在不佳。在駛離積水嚴重區域后,多位市民都把車停了下來,整理被積水弄濕的鞋子和褲子。
回應
道路將增加臨時排水管線
在大羊坊路北側臨近四環處,記者看到了多位身穿雨衣的工作人員正手持掃把和塑料鏟清理積水。一位工作人員說,大羊坊路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施工,記者剛剛經過的南段道路是大羊坊路的老路,一直以來確實沒有任何排水設施。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聯系到了道路的施工單位北京市公聯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大羊坊路目前新修的導行路設有排水設施,低洼處也有專人值守進行抽排,但南側的既有道路確實沒有排水設施。“水泵的工作條件是水深達到20厘米深度時,才能啟動抽排。道路有些地方積水相對較淺,因此只能通過掃把、鏟子進行清理。近期我們將籌建兩條臨時的排水管線,確保車輛通行不受影響?!?br />
新宮地鐵站C口外
道路交界處積水難排
“新宮地鐵站C口和F口外,道路上一下雨都是積水,根本無法通行?!比涨?,市民張先生向本端反映道路積水問題。
道路兩側沒有排水口和雨箅子,人行道路緣石已被積水淹沒,車輛駛過水花飛濺,路面上的積水不斷涌入路面與路燈井蓋間的縫隙……7月30日中午,記者剛一出新宮地鐵站,便在C口外看到了這樣的場景。盡管降雨已經停歇,但道路上的積水仍能沒過腳面。
新宮地鐵站C口外的道路呈東西走向,從西側的十字路口到東側的地鐵站F口附近,全長有200余米。道路南側為地鐵站出入口、存車棚及人行道,路北側則是一處被圍擋圍住的小公園。中午時分,地鐵站的存車棚內停滿車輛,停不下的車輛便停在了車棚外劃有白線的停車區。這些停車區位于人行道上,由于人行道幾乎與路面齊平,路面上的雨水也漫延到了此處,行人以及準備取車的車主都只能蹚水而過。
附近居民說,一直以來這條路就沒有排水設施,幾乎一下雨就會被淹。前兩年雖然進行過整修,但也未增設排水設施,幾乎每次下雨都需要蹚水進出地鐵站?!澳憧磩e的路,一下雨就有人來清理積水。地鐵站口人員來來往往的怎么就沒人管呢?”
該段道路西側的路口與槐房西路相交,記者看到,多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抽排作業。向這些工作人員咨詢后記者得知,地鐵站前積水較為嚴重的這段道路并不在他們的負責范圍內。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據他了解那條道路本身也無排水設施,但至于為什么道路沒有排水設施他也不清楚。
回應
需增設排水口解決路面積澇
北京排水集團工作人員經查詢后告知,新宮地鐵站前的這條道路并不在排水集團的運營范圍內,且該條道路上確實沒有排水設施。根據《城市道路工程技術規范》規定,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應根據道路排水總體設計的要求,結合沿線水文、氣象、地形、地質等自然條件,設置必要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設施,并應形成合理、完整的排水系統。
“雨水管線新建一般由道路建設單位同步隨路建設,雨水管線完善一般由所在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規劃與建設實施。北京排水集團非該條道路的雨水設施建設主體,修建增設排水設施的事宜建議您向屬地了解一下?!惫ぷ魅藛T說。
記者查詢發現,南苑街道曾就該路段積水問題作過回復。早在去年,街道方面就曾因該路段周邊沒有排水設施聯系過建設單位,溝通研究加裝排水設施,但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未解決。
負責該路段養護的環衛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城市道路清掃保潔質量與作業要求》規定,當遇到中雨(含)以上天氣時,要暫停全部作業,雨后及時進行路面積水清除作業。近期幾場雨后,工作人員都會在雨后第一時間進行人工推水作業。但效率低、效果差,環衛方面也與相關部門進行過溝通,希望能夠盡快在積水點位設置排水口,從根源解決積水問題。
西直門內大街
雨箅比路面高導致積水
7月30日有市民反映,在西直門內大街105路公交車站附近,南北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均有多處積水。
積水路段具體位于西直門內大街北側樺皮廠胡同與南草廠街之間。記者當天在現場看到,該路段自西向東,幾乎每隔三五米便可見一片積水區,幾處積水較為嚴重的區域覆蓋了整段非機動車道。西直門內大街南側的非機動車道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當天上午10時許,雨還未完全停歇,來往行人不斷。記者注意到在積水較少的地方,非機動車可以沿積水較少的一側通過。由于非機動車道本身較為狹窄,騎行經過時仍需格外小心。有些騎車人會提前減速,雙腳抬高避開水花,盡管如此,還是會被濺一身水。有些騎車人并未留意積水,通過時未減速,車輛兩側及尾部濺起大量水花,讓一旁人行道上的行人避無可避。
市民王先生說,這段路積水已經是一個老問題了,之前有關部門也進行了現場勘查,在南北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增設了排水口和雨水箅子,但是因為這段路存在高低差,有些地方雨箅子比路面高,就會出現積水。
記者在該路的非機動車道看到,多個雨箅子被設置在靠近人行道一側的路邊,由于靠近機動車道一側的路面較低,導致整條非機動車道有不少區域被積水覆蓋。
回應
將優先處置重點區域的積水
對此,環衛部門有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增設排水口后,積水問題已經有所改善,但由于路面坑洼,雨勢較大的時候仍然會有積水。每逢下雨,環衛部門都會展開人力巡回工作。后續他們將加強學校、公交站等重點點位的巡回和應急處置,優先處置重點區域積水,方便市民通行。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