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于今日發布其亞洲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全面展示公司在亞洲氣候、自然、社會和創新領域的戰略行動與成果,突顯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蘇伊士于2023年1月發布新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圖,明確了在氣候、自然和社會三個領域于2027年及以后的目標。在2024年,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承諾和行動得到了全球領先ESG機構的認可,獲得了EcoVadis金牌評級(77/100)以及CDP氣候變化和水資源安全兩個領域的A-評級。蘇伊士在亞洲全面落實其可持續發展策略,并結合本地業務特點及需求,進一步將其在氣候、自然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承諾和行動計劃貫穿整個業務戰略,以此提升蘇伊士的區域競爭力。

氣候行動:能源及價值鏈脫碳,二氧化碳減排,可再生能源生產
在氣候方面,蘇伊士在亞洲以脫碳為重點,致力于優化業務過程中的能源消耗。2023年,蘇伊士在亞洲為客戶避免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超11萬噸;生產本地可持續能源315吉瓦時,可供應約8萬戶四人家庭一年的用電;并于2023年底實現可持續發電裝機容量達1.4萬千瓦。
蘇伊士在亞洲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實施節能或可再生能源項目、探索能源回收,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成功減少了碳足跡。同時,蘇伊士在亞洲地區積極在其運營的水廠及固廢設施發展可持續電力,目前已在上海、蘇州、坦洲、盤錦等地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自然資源保護:生產替代水資源,變廢棄物為可利用資源
在自然方面,蘇伊士在亞洲正在不斷優化運營,通過創新舉措推動循環經濟,并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2023年,蘇伊士在亞洲的污水處理量達5.36億立方米;生產替代水資源4000萬立方米,相當于1.6萬個奧運會標準游泳池的總水量;生產廢棄物衍生燃料8.3萬噸。
在山東,蘇伊士與工業合作伙伴萬華集團簽訂了一項海水淡化項目,預計建成后每年可節省3600萬立方米淡水資源。在華東地區,蘇伊士與合作伙伴共同建設6座廢塑料回收分揀中心,以推進區內資源循環利用和回收。此外,蘇伊士重視生態系統的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將相關理念融入到環保解決方案。2023年,蘇伊士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綜合性深水湖庫水體富營養化防治與經濟化治理技術開發,獲評法中委員會“中法團隊合作創新獎——研發獎”。蘇伊士攜手各利益相關方,化挑戰為機遇,以實際行動保護自然資源。
社會責任與包容性:攜手員工、合作伙伴及客戶推動社會和經濟的協同發展
在社會方面,蘇伊士一如既往倡導包容性、性別平等和機會平等。蘇伊士在內部致力于改善整個價值鏈中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時,蘇伊士積極與業界分享專業知識和技術,激勵全行業提升效能,為各地的繁榮和基礎服務保障做出貢獻。
例如,蘇伊士旗下合作公司澳門自來水憑借其對當地的貢獻,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專業功績勛章”。在重慶,蘇伊士與重慶水務集團擴大投資合作,確保穩定供水以支持城市發展。雙方共同投資約12.5億元人民幣建設并運營一座日處理能力為40萬立方米的新水廠,項目于2025年投入運營后,蘇伊士在重慶的供水能力將達到168萬立方米/日,服務當地居民數量從現在的270萬增長到逾330萬。
蘇伊士在亞洲的女性管理層占比高達36%,在亞洲地區的社區投資達2.2億元人民幣,彰顯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
創新:加大投入,開發因地制宜的技術
蘇伊士承諾到2027年將研發和創新預算追加50%以上。目前,集團在亞洲已設立八家研發和創新機構,分布在北京、重慶、上海、常熟、澳門和新加坡等地。通過這些機構,蘇伊士開發出適應當地環境和需求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和社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3年,蘇伊士在江蘇與合作伙伴成立了氟化物污染治理研發中心,致力于研究高效的水體除氟技術,并探索氟化物污染的治理與再利用方案。這體現了蘇伊士在應對環境挑戰和促進科技進步方面的堅定承諾和積極行動。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恒業表示:“蘇伊士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并不僅限于自身的業務范圍,更重要的是將蘇伊士的戰略和承諾擴展至整個價值鏈,最終推動當地社區的生態低碳轉型。持續改變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我們感謝為蘇伊士在亞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的每一個人。我相信我們的員工、合作伙伴、客戶及所有利益相關方會與我們攜手同行,做出重要改變,推動生態轉型。”
來源:中國水工業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