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衡水市智慧排水指揮大廳看到,一串串數據飛速匯聚,一樁樁動態被高效處置……市區智慧排水管理平臺顯示大屏上,區域內主要路口、重要區域、積水隱患點等雨情水情信息一覽無余。
據介紹,依托智慧排水管理平臺,我市在主城區安裝物聯感知設備和防汛監測攝像頭170余處,并完成城區500余公里管網的測繪工作,實現對各物聯網設備運行及路面雨水排瀝情況的實時監測。
“智慧排水管理平臺就是‘智慧大腦’,一旦有情況,通過物聯網、網絡通信、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快速掌握主城區路面雨水排瀝情況。”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排水中心防汛辦主任孫建濤介紹,借助智慧“大腦”,防汛工作更加“耳聰目明”,對各種突發情況能迅速有效應對。
今年,該局還持續加強排水管網、雨水收集邊溝、檢查井以及雨污水口清淤,目前,已累計清掏雨水檢查井、收水井7000余個,清理雨水邊溝22公里,疏通雨水管道90余公里,清掏污水檢查井3000個,維修更換破損排水設施1200余處,加裝、更換防墜網200余處。
入汛以來,他們還組建了專職應急、機動隊伍,加強應急演練,完善防汛預案,備足防汛物資,隨時準備應對各種降雨后突發情況。截至目前,儲備包括麻袋、編織袋2000余條,沙石100余立方米,鐵絲100公斤,搶險泵9組,搶險車輛10余臺,安全警示標識100余個。對所屬7座下沉式立交橋泵站、2處排水閘涵等設施主體及附屬設備開展定期調試、維護和保養,保證隨時“拉得出、用得上”。
來源:衡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