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要做到位。”近日,睢寧縣委書記高建民來到小沿河治理現場,調度生態環境、水務、城管等部門,要求健全完善防止水體返黑返臭長效機制,持續加強日常監管,常態化開展水質監測工作。
目前,睢寧縣水務局根據廠、網、河一體化治理思路,著力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完成城區516.5公里雨污水管網檢測普查,建立地下排水管網GIS智能化管理平臺,全面啟動城區排水管網修復工程。睢寧縣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創源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建設已完成,城區污水處理能力由原來的每天6萬噸提升到現在的10萬噸,而且通過小沿河泵站改造,實現了城東、創源污水處理廠互聯互通。
“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同時要確保溝槽深度,集水井設置在路面最凹處,讓雨水能夠快速排走。”8月31日,在睢寧縣城區青年路管網施工現場,睢寧縣水務局供排水科工作人員張偉現場調度工程進展情況。
沙集鎮仝圩村有一條小秦河,河水清清,繞村而過。“剛到這任職的時候,小秦河兩岸私搭亂建、亂種亂養的現象很普遍。夏季農田用水多,由于土質原因,兩岸就會出現塌方。經過一年的治理,小秦河水清岸綠,和過去的形象截然不同。”仝圩村黨總支書記徐松說。在生態河道整治中,睢寧縣水務局利用凌城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建設了生態河道小秦河。工程總投資1200萬元,清淤2.62千米,兩側護砌5.24千米。
2023年,睢寧縣利用黃河故道豐富優質的水資源,因勢利導在王集鎮實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總投資約3900萬元。項目起點位于故黃河樞紐,通過引黃大溝引故黃河水至睢北河,利用宋灣樞紐調節水位,通過S271西溝、集北大溝分流至王西大溝、王東大溝,最終匯入徐沙河。
“看看我們用故黃河水種植的水稻已揚花抽穗,比原來用機井水種植的水稻強太多了,估計畝產量不低于1800斤。”9月1日,王集鎮戈段村黨總支書記陳令前帶領王集鎮農技人員來到村集體合作社經營的650畝稻田里,認真察看水稻長勢情況。陳令前說,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能增加60萬元左右。
如今,在睢寧17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32條河道構成“七縱八橫”的生態水網,無論城區還是鄉村,結合灌區建設、中小河流治理,河道經歷了一場華麗的蛻變。目前,全縣已累計完成生態河道治理超過1000公里,占全縣河道總量的56%,城鄉水環境治理顯著提升。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