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廠網河一體化”和“建管運維一體化”主城區水環境治理模式,市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8%以上,市城區累計整治管網病害點11349個,新建污水管網54.4公里,城區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得到極大改善。推深做實河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進一步規范河湖突出問題警示曝光工作,形成河湖突出問題搜集、曝光、移交、整改、銷號的全程問題解決鏈條。修復改善水生態,加強生態流量監測,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河流和208座小水電生態流量穩定達標。
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市縣兩級成立高規格的農村凈水攻堅行動指揮部,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分協同的聯動工作機制,科學確定水體治理路徑,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確保計方案可落地、見成效,嚴格進行調度監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防止返黑返臭。2024年,我市有5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截至目前已完工45條,完成率為84.9%,剩余8條正在按序時推進。
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積極組織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截至目前,全市1671個行政村,完成560行政村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33.5%,比2020年底提升18.1%。同時為切實掌握農村生活污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現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市多次組織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整改,今年以來結合小切口問題整治,累計排查問題60個,已完成整改36個。
來源:六安市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