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尼洋河畔風光無限,游客們悠然漫步,沉醉于五彩斑斕的林木與碧波蕩漾的河水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靜謐與和諧。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這片被巍峨群山深情環抱的沃土,憑借其豐富的湖泊與河流資源,被譽為“雪域小江南”。尼洋河,則被譽為林芝的“母親河”,在昔嘎村與羌納鄉的交界處緩緩匯入雅魯藏布江,為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年來,林芝市通過智慧化河湖治理,不僅提升了水環境治理效能,更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以前,我們巡河全靠兩條腿,效率低不說,還容易漏掉一些問題。”林芝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員邊巴回憶道,“但現在,我們有了智慧化河湖治理平臺,問題發現得更及時,處理也更迅速了。”
智慧化河湖治理平臺的建立,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讓林芝市的水環境治理邁上新臺階。據林芝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米瑪介紹,目前智慧河湖一期項目已建成運行,二期項目也已完成了工程量的55%。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提升了河湖治理的效能和水平,更讓林芝的水生態畫卷更加美麗動人。
在數據賦能方面,林芝市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水利部門深入推進河湖本底數據信息化,整合水質、采砂、流域、行政區劃等水利“一張圖”數據資源,實現涉河數據的時序化、空間化和可視化。同時,林芝市建好了河湖防洪“立體式”數據庫,針對尼洋河城區段防洪問題,研發建設了雨洪水文預報、河道洪水演進等水利專業模型。
“通過這些模型,我們可以更準確地預測洪水情況,提前采取應對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米瑪說。
除了數據賦能,林芝市還注重系統集成和云端管治。推進河湖治理平臺功能系統集成和擴容拓展,構建了不同層級監管成果橫向打通、不同層級涉河數據縱向貫通的河湖綜合管護支撐體系。同時,林芝市探索了“可視化”巡護模式,推廣運用“西藏河長制”APP。
“現在,我們巡河時可以實時上傳問題照片和位置信息,后臺就能立即收到并派發處理任務。”尼洋河畔的一名河長說:“這種‘可視化’巡護模式讓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這些創新舉措的實施,讓林芝市的河湖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全市江河湖水質狀況持續總體優良,地表水環境水質、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始終保持在100%。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