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評選結果,發布了12個優秀案例。
評出3種類型12個案例
美麗河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河湖“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美麗景象,建設美麗中國好經驗、好做法的集中體現,是人民群眾身邊的優質生態產品。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羅世衍介紹說,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以省委“百千萬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引領,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從2021年開始面向全省征集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并擇優向國家推薦了8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23年12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開展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和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經驗推廣的通知》,正式啟動2024年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工作。
今年以來,按照“材料初審、專家評議、現場核查、廳內審議、社會公示”等流程進行綜合評議,確定了12個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這些案例分為城鎮型河流、自然生態型河流和湖庫3種類型。
其中,廣州市南崗河—木強水庫、深圳市觀瀾河、坪山河、珠海市天沐河、汕頭市韓江東溪、佛山市高明河等6條河流主要流經區域位于城鎮發展區域,流域內各類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鄉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能夠滿足公眾親水需求,推薦成為城鎮型河流優秀案例代表。
廣州市增江、汕尾市黃江河、茂名市黃華江、肇慶市賀江等4條河流主要流經區域位于自然地帶,按照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水源涵養區、水域、河流緩沖帶等重要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推薦成為自然生態型河流優秀案例代表。
韶關市南水水庫堅持山水共治、系統保護,探索市縣鎮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實現從風險水體涅槃重生為百萬人賴以生存的飲用水水源;湛江市湖光巖湖為保護世界上最完整、最典型的瑪珥湖,火山地質風貌與水文化深度融合,水資源逐年恢復,水質連續多年達II型及以上,這兩個湖庫推薦成為湖庫優秀案例代表。
“我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持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深入總結好、凝練好、宣傳好優秀案例。”羅世衍表示,通過推介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好的機制,讓人民群眾更直觀感受到江河湖庫之美,讓各地“學有榜樣、做有標尺、行有示范、趕有目標”。
2027年美麗河湖建成率預計可達到40%以上
羅世衍介紹,廣東省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省水環境質量連續穩步提升。2021年—2023年,廣東省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分別為90.5%、92.6%、92.6%;今年1月—10月水質優良率達92.6%,為“十四五”以來最好。劣Ⅴ類國考斷面和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全省166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到Ⅲ類及以上。
廣東持續總結推廣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好經驗好做法,其中廣州市流溪河、深圳市茅洲河、東莞市華陽湖、河源市萬綠湖4個案例已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組織開展省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優秀案例征集,惠州市淡水河、潮州市韓江等10個案例入選2021年度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廣州市增江、深圳市觀瀾河等12個案例入選2024年度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廣東省還積極構建省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制度體系,研究制定省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行動方案、評價指標體系等。按照“河湖統領、流域統籌、地市落實”的思路,指導地市推動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突出短板,梯次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推動滿足條件的水體依次建成美麗河湖。
《廣東省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以下簡稱“省級清單”)目前已征求各地市意見,并計劃于年底前印發。羅世衍透露,省級清單共涉及近200個河流湖庫,并結合河湖情況擬定各水體的建設時序。通過積極推進大江大河率先建成美麗河湖,東江、西江、韓江干流全段預計2027年前均能建成美麗河湖。“按照目前的工作部署,2027年我省美麗河湖建成率預計可達到40%以上。”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