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少了、河道暢了、景色美了……近年來,河北省灤南縣立足當前縣域水利、水資源、水環境現狀,全面實施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通過對全域河流進行綜合整治,實現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健全,各類水源高效利用,保證防洪、供水、水生態安全,全面提升了城鄉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帶動全縣社會和經濟發展,在大力治理河道環境,給居民帶來美麗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構建了經濟繁榮、水體清澈、生態平衡、人水和諧新格局。
加強河道綜合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該縣把河道綜合治理作為改善優化流域生態自然環境的重要抓手,投資約18.89億元,實施了岳家河、雙龍河、小青龍河等13條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河道清淤60.6公里,河道護坡護砌40公里,建設跨河建筑物104座、蓄水建筑物4個、親水公園2處,恢復了河道生態系統,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水生態環境的需要。
加強傍河坑塘治理,優化人居環境。積極探索坑塘治理模式,為縣域范圍內的各主要河流河道附近自然形成的大小不一、深淺各異的坑塘及人工開挖的養殖水塘,通過堤岸加固、坑底整治、水系連通、水保綠化等措施進行治理。清除枯枝、白色垃圾、水面漂浮物等垃圾0.7萬噸,凈化了河道環境衛生,保持了河岸的干凈整潔,水質及河道泄洪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加強河湖水系連通,繪制美麗新圖景。著力解決各個毛細河渠水系水質惡化、流通性不強等問題,恢復孟新干渠下游25公里引水,北河至雙龍河段泵站提水。重新對渠道進行清淤、筑堤、疏浚,鋪設巡河路6公里,建設兩岸景觀通道12公里,基本實現“全縣河域巡河路網全覆蓋”,建立起“六縱一橫”的巡河交通體系,既可在汛期時加強防洪巡視及搶險加固工作,又可方便周邊村民出行,為城市舒筋活血注入源頭活水、增添無限生機活力。
提升水源涵養及供水能力,促進產業升級發展。隨著灤南經濟開發區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了現代輕工、裝備制造、港口物流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的擴大與升級受到水資源的制約,依托“灤南縣全域治水”項目的開展,構建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建成引灤工程和現有河、庫為核心的供水網絡,為工業園區內各制造業與工業企業提供了1600萬立方米的水源保障和支撐,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及產業優化升級,一批批特色產業、新興業態拔節生長,催生著美麗鄉村新經濟。
加強綜合治理改善水環境質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村水環境質量改善,持續加大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逐步實現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其間投資2.7億元,在灤南縣傍河的2個鎮進行污水集中處理,建設處理污水處理廠2座,總處理規模污水約6500立方米,鎮村面貌煥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