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浙江寧波鄞州區甬新河兩岸,只見流水清幽、草木蔥郁,不時有造型別致的親水露臺伸向河中央。三三兩兩的路人或是漫步休閑,或是健身運動,一汪碧水成為在此創業、生活的人們提供了休閑的“愜意港灣”。波光涌動中,甬新河省控會展中心斷面水質也從Ⅳ類躍升為Ⅲ類。治理一條河,變美一座城,背后有何秘訣?
“甬新河是我市內河水網中最長的一條人工河,該斷面位于河道水系末端,流經區域人口密度較大,水體流動性不足,治理難度大。自納入全省地表水重要水體的清單化精準管控后,甬新河治污攻堅的步伐得到全面提速。”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鄞州分局副局長黃津介紹,實施截污納管、管網提升項目,打通區域補水引水通道,建設智慧治水平臺...一項項舉措推動水質蝶變。
如今的之江大地,碧波清流隨處可見。浙江建立實施地表水重要水體清單化管控制度,守河湖健康,護碧水長流,為打造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標桿之地夯實優美水環境質量基礎。
全面覆蓋和突出重點相結合建立管控清單
靈動水鄉,寫意江南。近年來,浙江打出了一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水組合拳,先后開展“五水共治”、美麗河湖、幸福河湖建設,實現了江河湖泊由“臟”到“凈”、由“凈”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續蛻變。然而,新的治水挑戰接踵而來。
“我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高位鞏固,但水質波動、反彈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重點水源地、湖庫、流域等藍藻水華風險較大,一些水體返黑返臭風險較大甚至出現黑臭水體。”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水處處長林泉軍告訴記者,為深化“五水共治”碧水保衛戰,深化完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機制,浙江建立實施以預警調度和分級管控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地表水重要水體清單化管控制度,切實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根據《浙江省地表水重要水體清單化管控制度》,全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全面落實和突出重點相結合,圍繞國省控斷面和跨行政區交接斷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斷面,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湖庫、重點流域,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和返黑返臭風險點等4個方面地表水重要水體,根據近年來水質數據和變化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建立各類水體分級管控清單,實施預警調度和分級管控措施,持續提升良好的水環境普惠度。
其中,針對國省控斷面和跨行政區交接斷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斷面等方面重要水體,建立紅色、黃色、綠色三色管控清單,重點關注近年來水質未達到Ⅲ類或超Ⅲ類風險較高的國省控斷面,以及總氮超標的入海河流控制斷面等紅色管控清單。
針對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湖庫、重點流域,以及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和返黑返臭風險點等方面重要水體,建立風險管控和常規管控兩級清單,重點關注風險管控清單中的太湖、千島湖、錢塘江等重要水域。
治水提質,換得碧波涌生機、河湖泛笑顏。截至10月底,全省國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8.7%,同比增加2.5個百分點;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8.0%,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優三比例不斷提升,無劣Ⅴ類斷面。98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分析研判與預警調度相貫通實施分級管控
“針對紅色管控清單,我們實施最嚴格的一級管控措施,包括加強分析研判、開展預測預報、細化措施清單、實行預警通報、落實閉環管理、嚴格考核管理、嚴肅約談問責等10項,擰緊‘隱患排查-問題發現-追本溯源’鏈條。”林泉軍介紹說。
10月31日上午,超強臺風康妮來勢洶洶。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迅速組織技術團隊,對全省地表水環境自動監測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研判紅色管控清單的國省控斷面、交接斷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斷面,風險管控清單的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等污染特征、變化趨勢,重點水體藻情等發生風險。
“臺風對我省影響期間,地表水國省控斷面水質總體變化不大,局部地區斷面出現水質波動,臺風過境后逐步恢復...”一份根據水質監測數據研判結果形成的會商專報,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針對不同水體分級管控清單,浙江制訂《浙江省地表水水質監測預警會商工作方案(試行)》《浙江省地表水重要水體重點問題會商調度機制(試行)》《浙江省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湖庫和重點流域水質風險應急響應機制(試行)》等,明確分析研判、預測預警、會商調度、應急響應等具體要求。
協作機制下,全省治水工作凝聚成為一盤“活棋”。
在“浙里碧水”系統屏幕上,記者看到,各點位的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點信息正實時更新,預警內容級別、預警接收人、目標水質、整改清單、辦結時間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國控斷面金清新閘水質出現波動,請密切關注……”日前,臺州市收到水質預警信息,第一時間開展溯源分析,利用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精準讀取金清大港干支流水體流量,結合各河段、各時期水質狀況,核算干、支流對末端國控斷面金清新閘的污染量及貢獻度,找準主要問題,采取優先管控,快速削減了污染物匯入量。
據介紹,浙江對國省控斷面實行“日提醒周預警月通報”機制,將其問題整改閉環管理落實情況納入相關考核指標體系,重點問題納入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和省委“七張問題清單”,嚴格整改銷號。對區域水質整治提升不力,以及整改措施遲遲落實不到位,水質反彈嚴重的設區市和縣(市、區)政府,實行掛牌督辦。對存在落實治水主體責任不到位、履職不力、虛假整改的,提請當地紀檢監察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堅持精準施策與督導幫扶相銜接推動問題解決
日前,應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和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邀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長江中心、東華大學環境學院、上海環科院、寧波環科院、寧波大學等20余名“治水”專家齊聚寧波市象山縣,圍繞大塘港浮礁渡國控斷面水質提升工作獻智獻力。
大塘港流經象山4個鄉鎮,由于農業面源污染,大塘港浮礁渡斷面水質富營養指數較高,治理難度大。
調取監測數據和現場勘察后,專家組指出,要精準高效生態治污,摸清主要污染因子氮磷、COD的來源和貢獻率,全力控源截污,用自然的力量、生態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大塘港水質,改善生態系統。
流水泱泱,沃野無限。如今,走在大塘港畔,數千米的溝渠向農田延伸,大片濕地中的水生植物郁郁蔥蔥,形成一道靚麗的綠色風景線。作為大塘港流域農業面源精準治污的有效途徑之一,生態攔截溝渠通過在溝渠中設置攔水坎、透水壩、植物群落等節點,攔截、滯留、吸收隨農田退水流失的氮磷元素,數萬平米的生態濕地在接納多余的農田排水的同時,可過濾、吸附、沉淀、降解農田排水中氮磷等物質。
“我們成立大塘港綜合治理專家團隊,從極端干旱、內源污染等角度精準分析庫區耗氧污染成因、驅動機制及防治方向,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攔截、末端凈化’總體思路,編制大塘港水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工程措施和生態修復并舉、綜合治理和長效管控齊抓。”寧波市生態環境局象山分局副局長張加業介紹說。
精準施策下,大塘港國控斷面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Ⅲ類,實現“國考”達標。
“現在水質好了,村里還建了綠化步道、涼亭,晚飯后都愛來這里散步。”居住在大塘港浮礁渡旁的礁橫村村民金丕忠對水質的變化由衷豎起了大拇指。
據介紹,浙江已成立省級工作專班和督導幫扶小組,組織專家赴現場把脈問診,會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重點梳理分析紅色管控清單中的國省斷面所在水體的基本情況、歷年水質、問題原因等情況、全面排查水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源污染貢獻,逐一研究制定水質鞏固提升方案。同時,省委督察辦成立3個工作組,開展全省水污染防治督導幫扶工作,推動問題徹整徹改。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