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水管網監測對象有哪些? 排水管網監測對象包括排水單元、重點排水戶、易澇點、市政雨污水管網關鍵節點、市政合流制排水管網關鍵節點、雨水排口、受納水體、市政污水管網到污水處理廠進水處理等。
2、排水管網常監測什么項目? 排水管網通常監測水位、流速、流量、雨量、視頻監控等項目。
3、排水管網水質監測有哪些方法,監測何種指標? 水質監測方式包括化學法、光電法等,具體根據監測目的和運行管理需求,合理選擇監測方法。
污水管道的監測指標:液位、流量、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電導率、pH等。
雨水管道的監測指標:液位、流量、化學需氧量、電導率等。
生活污水常見污染物的監測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電導率、pH值、總氮、總磷、表面活性劑等,可選擇其中一項或多項作為監測指標。
重點排水戶的監測指標:除一般生活污水水質指標外,應根據排水戶類別增加特征監測內容。
4、排水管網監測指標通常監測頻次? 管線液位監測頻率:旱季管線液位監測時間間隔應小于或等于5min,以1min為宜;雨季管線檢測時間間隔應小于或等于1min。
管線流量監測、流速監測頻率:旱季流量、流速監測的時間間隔應小于或等于15min,以5min為宜;雨季管線流量、流速監測的時間間隔應小于或等于5min,以1min為宜。在降雨或流量、流速達到報警值時自動加快監測頻次。
管線水質監測頻率:在連續排放的城鎮排水設施中,pH計、流量計等在線監測儀器至少10min獲得一個監測值,其他自動分析儀至少每2h獲得一個監測值,每天保證至少12個監測值;在間歇排放的城鎮排水設施中,pH計、流量計等在線監測儀器的監測值個數不少于累計排放小時數的6倍,其他自動分析儀的監測值個數不少于排放累計小時數的1/2。系統的監測頻率應可調。
5、排水管網監測方式有哪些? 針對排水管網不同監測點位采用不同的監測方式,監測方式分為固定監測和臨時監測。合流制溢流排口、主干管支線節點、重點排水戶接入點采用固定監測方式;支次管網接節點、一般排水戶及依實際需求需監測的點位采用臨時監測方式進行周期性監測。臨時監測點位數量較多時,可考慮分區進行輪換監測。
監測點位的數量應根據項目實際需求以及排水管網拓撲關系,按照點、線、面系統化監測方式,在排水管網干、支、戶線的匯流節點進行布設,實現源頭-過程-末端的全過程覆蓋,滿足排水管網系統化管理的數據需求。
6、排水管網監測如何布點? 監測點位基于排水管網的服務范圍、拓撲結構和歷史數據等分析開展。監測布點的服務范圍應清晰明確、且具備安裝維護條件,對選定的監測點位進行現場踏勘,對不滿足實施條件的監測點位進行調整。
(1)管網水位、流量監測點布點
1)污水干管接入污水主干管前、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處理廠前設置監測點;2)污水主干管間隔3-5km處設置監測點,且不少于3個監測點;3)位于河道常水位以下的污水主干管、污水干管,管道入河起終端設置監測點,并在間隔不大于2km處設置監測點;4)雨水管道關鍵節點、重要雨水排水口處和合流管網溢流口處設置水位、流量監測點;5)下穿道、隧道、下沉式廣場等易澇點區域的主干雨水管道設置水位監測點;6)重點排水戶排口與污水支管或干管的連接管上設置流量監測點;7)其他有水位或流量監測需求處設置監測點;8)水位、流量監測點具體位置選擇管道水流平穩、湍流程度較小、管內垃圾及漂浮物較小的直線井。
(2)水質監測點布點
1)污水干管接入污水主干管前、污水主干管接入污水處理廠前設置監測點;2)污水主干管間隔1-3km處設置監測點;3)重點排水戶在污水排放口處設置監測點,一般排水戶在污水排放口處設置監測點;4)重要的雨水干管接入雨水主干管前設置監測點;5)重要的雨水排口處和合流管網溢流口處設置監測點,一般雨水排水口設置監測點;6)其他有水質監測需求處設置監測點。
(3)雨量站監測布點
根據各流域氣候、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條件所劃分的不同的水文分區布設雨量站。優先采用水文氣象部門已經布設的觀測站點及其數據,并可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增設新的雨量站。
(4)視頻監控布點
可優先采用已經布設額監控點及其數據,并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增設新的監控點。重要的排水泵站、截污閘、排放口、溢流口、下穿地道或隧道、易澇點布設監控點。匯水面積大于1km2的分區節點布設監控點臨近排污口的檢查井或重要的檢查井布設監控點。
來源:中國測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