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編制標準導則、進行項目技術指導等方式,切實將海綿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方面、全過程。截至目前,全市貫徹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項目已超過3000個。
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有地方標準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我市不僅制定出臺了《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規定》,對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和監督管理作出規定;并出臺11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標準,涵蓋市政設施、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等多個領域,其中9部已上升為地方性標準?!稄B門市既有廠區及老舊小區海綿城市方案設計導則》就于本月正式上升為地方性標準,適用于廈門既有廠區及老舊居住小區的市政更新改造海綿方案設計。該導則將老舊小區根據建筑密度、綠地率等不同因素分為三類,因地制宜制定科學改造方案。
市市政園林局總工程師王艷艷:導則用一段時間覺得成熟了,就上升為這個地方性標準,它的約束性會更強一些,更有利于我們工作的推進。比如說我們既有廠區包括老舊小區,現在做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我們也盡可能海綿化改造,以前硬化的包括停車場,現在可以改成柔性的、透水磚這樣的鋪裝。
39.2%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今年來,市市政園林局還對中駿天薈西側綠地景觀工程等224個項目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方案聯合技術指導,并指導各區持續打造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樣板工程。像9月開園的翔安中心公園就是今年的樣板工程,園內配套建設雨水花園、生態濕地、蓄水設施等多樣化海綿設施,能夠實現雨水收集回用灌溉。
市市政園林局總工程師王艷艷:去年(全市建成區)可滲透面積已經超過40%,達到42.76%,超過省里面給我們下達的任務是38%,去年我們(全市建成區)的海綿城市標準占比也達到39.2%。
來源:廈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