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寧市以“保好水、治差水、護飲水”為主線加強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水生態治理成效顯著。全市重要流域水質持續向好,水環境質量實現“三個百分百”(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100%,市、縣兩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七年保持100%,自治區級以上水功能區達標率100%)。邕江(郁江南寧市段)入選2024年全國幸福河湖案例;南寧市全面推進“廠—網”一體化運維模式改革和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經驗獲住建部推廣;率先在廣西落實河湖長制激勵資金共260萬元。
強化履職擔當以上率下抓落實 南寧市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全市河湖長制暨總河長工作會議等,研究部署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保護等工作,市領導帶頭深入邕江、那洪溝、喬老河巡河調研,帶動巡河(湖)11.78萬人次,協調解決問題共180個,扎實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加快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加強涉河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加快平陸運河(南寧段)、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南寧段)建設。筑牢河湖安全屏障,提升城鄉防洪保安能力,緊急避險轉移2688人,成功防御郁江2024年1號洪水,實現了“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目標。
嚴格河湖空間管控深化幸福河湖建設 南寧市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全年巡查河道6449.3公里、水域面積562.6公里;復核水利部下發河湖庫遙感圖斑2532個,目前完成整治268個。完成62條河流健康評價報告編制,完善1227條水普外河流劃界工作,滾動編制90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一河(湖)一策”方案。全域建設幸福河湖,結合濱水岸帶建設,完成伶俐江(陳平社區段)、靈水湖等10條(段、個)幸福河湖建設,塑造人水和諧、城水相融、水清岸綠、親水宜居的江濱空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打好治水組合拳長護碧水清流 南寧市組織開展“千噸萬人”水源地水質提升行動,組織多輪市級、縣級和“千噸萬人”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巡查水源保護區350個次。多點并進強化入河污染源防治,開展非現場污染源執法檢查459家次、隨機抽查檢查企業930家;排查檢查規模化畜禽養殖場857家,督促整改141家、依法處罰38家,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8.17%。提前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行政村治理任務,有效治理12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實施污水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全市生活污水廠污泥處置能力約750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持續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排查河流岸線2310公里,整治污水直排亂排問題193個,建成區38段河流、農村51條河流水質保持良好。鼓勵引導各類“民間河長”“河湖志愿者”積極參與河湖末梢管護,營造全民參與河湖長制工作、共同守護幸福河湖的良好氛圍。
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提升河湖治理成效 南寧市以“小切口”立法解決河湖管理重點難點,相繼制定實施《南寧市邕江濱水區域條例》《南寧市城市內河湖泊保護管理規定》,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穩妥處理涉河湖重點難點問題。出臺激勵機制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南寧市2024年農村生活污水整治項目實施方案》,給予各縣(市、區)一次性補助資金4600萬元。深化“河長+檢察長”“河湖長+警長”協作機制,開展南寧港船舶污染物公益訴訟案件整改成效評價和驗收工作,督促相關部門整改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殘油收集設備簡單陳舊等問題,切實維護水環境安全。
南寧市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南寧市將持續強化河湖長責任落實,完善河湖水污染治理體系,加強協調聯動,健全監督嚴格、保障有力的河湖監管保護工作機制,促進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解決重大河湖問題。常態化規范化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工作,持續強化河道采砂管理,深化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完善“河長+”、流域管理機構與省級協作、交界水域聯防聯控等機制,形成河道采砂共治共管格局。加強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監管,不斷開創河湖長制工作新局面。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探索“校政聯合”新模式,聚力建設更多“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不斷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和色彩。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