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將告別“看海”。連日來,安順城區多條主次干道相繼占道施工,啟動海綿城市項目建設——內澇積水點治理工程。未來,安順將全面消除歷史內澇積水點。
3月8日上午,安順市西秀區紫云路已封閉,道路上建起了圍擋,現場挖掘機聲音不絕于耳,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保質保量施工,確保在汛期來臨之前,工程能夠如期完工。
一直以來,該內澇點都是城市的“痛點”。由于地勢低洼,每當暴雨來襲時,雨水就會匯集,出現內澇積水。
“最深的時候超過1米。”附近商戶們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年汛期來臨時,積水會漫入商戶門面內,不僅給商戶們造成損失,還給市民出行造成困難。
而兩可間路積水點是城市另一個“痛點”。該積水點有多條道路交會在此,積水最深的時候,公交車都不能通行,常常陷入其中。
2024年12月,為解決兩可間內澇問題,西秀區啟動了“貫城河南支流段雨水管道網改造及河道修復治理工程”。目前,工程進展順利,現場正在進行回填等工作。
在安順城區內,像華嚴鐵路橋腳、兩可間路等積水點共有11個。2022年5月,安順市成功入選“十四五”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內澇積水點治理迎來契機。
據了解,喀斯特山地城市“洪澇治理”是海綿城市建設重要任務之一。安順市自啟動海綿城市建設以來,梳理出了城區內澇積水點,并迅速開展排查、方案設計等各項工作。
自2024年年底至今,安順啟動了多條路段以及點位治理工程。記者統計發現,在安順城區內開展的海綿城市項目、市政設施修繕、新建污水管網等工程,目前共有20余處正在施工,并均在今年5月前完工。
相關負責人表示,海綿城市建設內澇治理主要目標是實施防洪排澇工程,消除歷史內澇點積水點;同時,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結合管網排查和排水管網能力提升工程,同步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混錯接改造及管道修復,提升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
根據《安順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安順80%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年一遇內澇防治標準,全面消除歷史內澇積水點,城市防洪標準達到設防要求。
內澇治理,難度頗大。據了解,這些項目點大多位于安順老城區內,多年來,城市發展迅速,地下管網錯綜復雜,許多地下管線還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標準,導致管線之間互相交織,給改造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此外,由于歷史原因,不少管道年久失修,還缺少維護,這也給改造帶來了不小難度。
治理城市內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發展工程。近年來,安順市高度重視城市內澇治理,通過“建、管、防”結合等工作舉措,加快構建安順市城市內澇治理新防線。
依托海綿城市示范項目,安順市修訂完善《安順市中心城區防洪體系專項規劃》《安順市中心城區排水防澇專項規劃》,同時,加快排水設施建設,增強防洪能力……
具體到每個點位,均采用“一點一策”進行治理。主要思路為暴雨來臨時,通過管道迅速排入附近河流之中。如何將擾民減少到最小?最為節省的方案是什么?最快的排水方案又是什么?在改造之前,從設計方到主管部門不斷進行探討,不斷對方案進行優化和修改,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自內澇積水點開始治理以來,目前,已有積水點治理完畢,安順市西秀區高級中學積水點就是其中一個。曾經,該校一出現暴雨就會出現內澇積水,最深的積水可達到40公分,這給師生出行帶來困難。2023年,該積水點進行了治理,通過鋪設透水磚、改造雨污管道等方式,讓該積水點徹底變樣。如今,該積水點已經歷多場“檢驗”——即使暴雨如注,地面仍難見積水。
下一步,安順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項目按時高質量完成,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