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海洋局)工會主辦、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承辦的“2025年上海市防汛排水應急搶險勞動和技能競賽暨上海水務防汛排水突擊隊春訓(防汛演練)成果展示”活動上,上海今年新增加的35輛移動泵車和35支水務防汛排水突擊隊首次集中展示,他們將使上海應急排水能力翻倍增長至20萬立方米/小時,并以更快的速度響應汛情。
新增加的35輛移動泵車是新款防汛移動泵車,已接入全市“一網統管”系統,具備視頻傳輸、遙控操作等功能,有的還可泵車分離,做到人能去的地方就能排水;有的則有子母泵——有履帶如同坦克一樣的便攜式液壓泵可以從移動泵車上下來,潛到地下車庫等可能積水的地方搶排,最小轉身半徑僅為1.1米,最大爬坡角度可達35度。
這些移動泵車的排水量,每小時2000立方米的有20輛,3000立方米的有10輛,6000立方米的有5輛。總計10萬立方米的總排水量,相當于此前全市81輛移動泵車的總排水量。
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防汛排水管理科王捷告訴新民晚報記者,新增加的35輛移動泵車已全部配備至新組建的35支水務防汛排水突擊隊,每隊配置一輛。其中,除16個區各1輛外,中心城區有14輛,另5輛配置在5個新城。如此,通過科學布點,全市應急搶排網絡密度顯著提升,可實現更快速的汛情響應和積水搶排。
據了解,這35輛移動泵車是上海去年遭遇“貝碧嘉”“普拉桑”“康尼”等臺風后,為更有效應對極端性災害天氣而通過國債支持增加的。去年的臺風中,“貝碧嘉”是?1949年以來正面登陸上海的最強臺風;緊隨“貝碧嘉”在4天內登陸上海的“普拉桑”,創下罕見特大暴雨紀錄,讓奉賢區四團楊家宅氣象站6小時降雨量327.7毫米,浦東新區泥城鎮彭鎮水務站6小時降雨量308.0毫米,均超?500年一遇的降雨?標準;11月影響上海的“康尼”,突破了1949年以來11月降雨紀錄,使蘇州河北新涇站水位達4.40米,創歷史新高。
有關預測信息顯示,受全球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近年來,上海在極端天氣事件方面總體呈現多發強發態勢,今年,影響本市的臺風可能有兩個或更多。“暴雨就是命令,水不退,人不撤。”上海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姚磊表示,新增這35支排水突擊隊后,全市排水突擊隊已達302支、隊員3532人,后續將繼續加強排水突擊隊日常管理和應急管理,做好隨時應對各類排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準備,使隊伍拉得出,泵車打得動,積水排得快。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