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孔路牙、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近日,靖江市木金農貿市場項目的海綿城市部分已完工。每天,木金農貿市場周邊的“集雨型綠地”都會吸引不少市民駐足,這是靖江市落實海綿城市理念、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木金農貿市場項目的道路、停車場等硬質化鋪裝上見不到雨水口,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開孔路牙,沒有雨水口如何排水?靖江市木金農貿市場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陳文捷介紹,該項目采用了分散式源頭減排的海綿措施,路牙石內側的綠地為下沉式綠地,并設有溢流井,道路徑流雨水沒有直接排到市政雨水管渠系統,而是通過開孔路牙進入下沉式綠地和雨水花園,經滲透、凈化、滯蓄后,超出下沉式綠地和雨水花園滯留能力的超標雨水,經過溢流井溢流,排到附近河體,由原先的快排模式變為緩排模式。
靖江市住建局工作人員馬克強介紹,項目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首先要達到相應的內澇防治要求,確保道路不積水,底層不進水。其次靈活選用海綿設施,不局限于透水鋪裝率、下沉式綠地率等指標,不弱化道路和景觀的功能性。
“與傳統的排水方案相比,木金農貿市場項目采用海綿城市理念后,共節約建設成本約100萬元。”陳文捷說。該項目不僅能達到控制雨水徑流、削減徑流污染和峰值流量等源頭減排的海綿功能,而且降低了工程難度,減少了雨水管網工程量,節約了建設成本。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提升城市建設品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措施。自2017年靖江市成為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以來,始終秉承“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協同打造會“呼吸”的城市。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靖江約50%建成區面積已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累計完工海綿項目148個。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