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平均年來水量275億立方米,該湖泊提供的水源供日本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的1400多萬人口使用。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了工程浩大的治理過程,歷時近30年,耗資185億美元,使琵琶湖的水質從V類恢復到可飲用水的標準。
在琵琶湖的治理過程中,日本滋賀縣采取了一系列的綜合環境治理措施,以流域為單元、根據不同流域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對策。比如在上游地區植樹造林,封山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中游地區疏浚河道,減少各種污染;湖周圍地區加強水質檢測,防止環境污染;下游用水地區重點節約用水,從而達到了治山、治水和造林的綜合治理目標。
為保護琵琶湖,日本滋賀縣進行了廣泛的環境保護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讓公眾共同參與環境保護。當地政府還將每年的7月1日和12月1日定為環境保護日,組織區域內居民參與清掃琵琶湖周圍環境的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學習和植樹活動,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