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訊 前不久,我市(指青島市,下同)近海海域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滸苔災害,經過軍民攜手奮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日前,一份來自德新社的報道說,波羅的海地區因高溫天氣引發海中大量海藻爆發。
瑞典水文氣象局及當地廣播電臺報道說,位于波羅的海戈德蘭島海域以及斯德哥爾摩群島周邊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面積帶狀分布的藍綠藻。一位斯德哥爾摩海洋生物學家表示,這一現象已經在該市的內水水域有所呈現。這位專
家同時說,該海藻有毒,高氣壓和高溫天氣是藍藻爆發的主要原因。如果氣溫持續升高,還會出現更多藍藻。他建議應避免在海藻分布密集的水域游泳,寵物主人們也被建議不要讓自己的寵物喝到此類水源。
藍藻和滸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環保一向很好的瑞典也會爆發藍藻?成因是什么?為此,記者采訪了相關海洋專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周名江認為,滸苔和藍綠藻同屬于藻類,但分屬不同的“門”,因此不能混為一談。一般來說,滸苔屬于大型藻,對人體無害,且只有在較清潔的水域中才能生長;而藍藻屬于微型藻,是環境富營養化的標志,會產生毒素,影響飲水,二者有本質區別。
周名江說,其實藻類因漂浮、堆積成災,在世界各國均有發生。比如,歷史上曾在意大利、法國、丹麥等多國海域發生,其中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就曾打撈起滸苔38萬噸。在英國,前些年淡水湖泊里藍綠藻大面積爆發,奶牛喝了湖水導致中毒死亡,這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實。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費修綆說,藻類爆發是全世界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哪里發生都不足為奇,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時有發生。藍藻是單細胞生物,屬于微藻的一種,大部分藍藻是無毒的,但確實有一部分藍藻有毒。藍藻爆發有一定的季節性,而且與氣溫、水溫以及水體狀況都有關系,但不能簡單地與水體污染劃等號,藍藻爆發可能與所在水域的富營養化有關,說明水域中氮、磷含量偏高,但這與水體被污染并不是一回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秦松研究員說,他今年6月去愛爾蘭訪問時,親眼看見當地河流入海處沿岸漂浮著成片的海藻。他說,海藻爆發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都曾出現過,新聞媒體均有所報道,當然,具體發生的時間不同,而且面積大小和持續時間也不一樣。他認為導致藍藻集中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污染。這次瑞典沿海的藍藻爆發,與高溫高濕的季節氣候不無關系。張子倩